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元瑶(34)

作者: 神木灵惜 阅读记录

“哼,可还埋怨爷。”胤禛哼了一声。

“妾身哪敢啊。”元瑶贴身来,好消除胤禛郁闷气。

“快些收拾,随爷去宁寿宫。”被细声软语说了说,胤禛也收了脾气。

“是。”

用过早膳之后元瑶就随着胤禛去宁寿宫。

宁寿宫,当今太后居所,太后在世祖皇帝在位时为妃,后册封为皇后,是当今皇上的嫡母,所以在康熙登基之后尊为皇太后。

太后一生无子女,与皇帝感情也不错,或许的老了,就像儿孙围绕身边,免得自己寂寞,太后现在膝下养育皇帝第五子胤祺。

进了宁寿宫,里面已有不少人了。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吉祥。”

“妾身给太后请安,太后吉祥。”

“老四来了,正在说他呢,你们都快起来吧。”

“谢皇祖母/太后。”

“来人,赐坐。”

“这就是老四家的新媳妇。”等二人坐下之后太后道。

“是呢,太后,臣妾啊也一直想见见呢。”在太后身边坐着几位旗装女子,其中一位艳丽女子先笑着打趣,太后高居正位,适才正与身边几个人说着笑话。

元瑶自入宫后,每日除了给福晋请安,还要给德妃问安,至于太后,那几日正关门念佛,她就是想去看望没门而入,皇帝的其他妃子,她自不需要一个个的去拜访。

“来,走近些,让哀家看看。”

“妾身见过太后。”元瑶依言走近。

“喲,是个标志的丫头。”

“是啊,万岁爷选的,自然是顶顶儿好的。”说话的那旗装女子,又笑道。

此人似于太后极为亲近,再看说话行事,元瑶知道,这人应该就是皇帝宠妃,四妃之一的宜妃了,她的儿子被抱给了太后,她借此于太后交好,也是因祸得福,康熙可是很孝顺的人。

“你也别羡慕,小五明年也差不多了,到时候有的你挑的。”太后打趣。

“臣妾倒是可以看看,不过,胤祺最重视太后您了,到时候还是要太后掌眼才行。”宜妃笑道。

“恩,胤祺也是要好好打算。”太后很满意宜妃的维恭。

“老四啊,你才新婚不久,就把媳妇让哀家带着去太庙,你也不心疼。”与宜妃打趣完,太后目光又转到胤禛元瑶身上。

“让侧福晋陪着皇祖母去,是她的荣幸,更是能代孙儿尽点孝心。”

“你呀你,来来来,老四媳妇上来,到哀家身边来。”太后似怒嗔怪的看了胤禛一眼,冲元瑶招了招手道。

“太后。”

“水灵灵的丫头,入宫一切可好。”

“谢太后关心,妾身一切安好,没有早点来给太后请安,望太后恕罪。”元瑶不紧不慢,礼节有度。

“嗯,哀家喜静都免了宜妃等人每日请安,你这是不想打扰哀家,何罪之有。”太后喜欢知礼的人,见元瑶一派大方,被自己叫道跟前也无慌乱,对皇帝的眼光很满意。

“太后这是偏心呢,四阿哥的侧福晋长得灵秀通透,拉着不放,这就忘了臣妾几个了。”宜妃性子直爽,爱起玩笑事,自己的儿子又养在太后身边,跟太后言语间,尽显亲昵。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七点左右

------------

第三十四章 无名

“你也好意思和人家小姑娘比,也不害臊。”太后失笑,指着宜妃,笑骂道。

“宜妃妹妹咱们都老了,可不能和下一辈的比,比也比不过啊。”惠妃也接口道。

“老,妹妹我可不服老,姐姐都当祖母了,也是三代以上的人了。”

“对对,宜妃妹妹,活力四射呢。”荣妃也说笑几句。

惠妃气结,什么叫三代以上的人,哼她儿子早早给她生了孙子,她那两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得意个什么劲啊。

元瑶看着几人看似亲昵,实则暗藏针锋的话,无语,这就是后宫,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斗。

“行行,你们都不老,哀家老了。”太后打圆场道。

“谁说皇额娘您老了,你年轻着呢。”

早就发现外面一群人过来,当先一位,气息元瑶熟悉,那个只见过一面,选秀时为自己指婚的皇帝。

一见皇帝来了,围着太后做的几个女人还有胤禛都站起身,行大礼。

“儿子/臣妾/妾身/奴才给皇阿玛/皇上请安,皇阿玛/皇上吉祥。”

“都起来吧。”康熙免了跪下的人礼,走向站起身的太后,扶着太后做回位子自己陪坐在一旁坐下,这下就是皇帝带来的人给太后请安。

皇上带的人是几个阿哥还有阿哥们的福晋和侧福晋。

等所有人行完礼之后,康熙才接着前面的话:“皇额娘,好好的怎么说自己老了,您可一点儿都不老。”

“老了就是老了,皇帝还安慰哀家,不过,哀家人老心不老,有宜妃,惠妃几个陪着哀家说说话,哀家也就心满意足了。”

“她们陪着皇额娘是应该是,儿子政务繁忙,正好让她们多给皇额娘尽尽孝心。”

“听听听听,你们父子俩的话都一个样,老四也让他媳妇给哀家尽孝,哀家知道,都知道,你们啊,可多顾着自己点。”

“老四和她媳妇来了。”康熙抬眼一扫,扫到了胤禛,还有胤禛身边的元瑶。

在众人行礼之时,元瑶就回到了胤禛身边。

康熙见着元瑶,其实他原本以为这媳妇是嫡福晋的,没想到是侧福晋,想想老四的确说过让侧福晋跟着去太庙,又听太后刚才所言,一时觉得老四真不错。

“皇阿玛,这是儿臣应该的。”

“嗯,这些日子也渐渐接触政务,要多看多学。”康熙还是看重这个四子的。

“多谢皇阿玛教诲。”胤禛恭敬应着。

“皇帝,怎么今个没见着德妃。”太后打量一圈,看人都到了,就德妃没来,不由疑惑,她还以为德妃会跟着皇上来呢。

“早前有人禀报说德妃得了风寒卧床在,所以儿子就免了她来回劳顿,就让她先躺着养病。”

“哦,老四知不知道。”太后看向胤禛问。

“回皇祖母,孙儿知道额娘身子不康健,此次去祈福,也是让侧福晋给额娘祈福,好让额娘早日康复。”

“恩,是个孝顺的孩子。”太后不是很喜欢德妃,她是来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马背上的女人,英姿飒爽,瞧不上宫里那些娇柔做作,风吹就倒,一句话未完就泪眼朦胧,还满肚子绕来绕去心机的女人,但太后一生无子女,对皇子皇孙确是疼爱的。

“对了皇额娘,此次去太庙,您准备去多久,到时候儿子好去迎接您回来。”康熙也挺满意胤禛举动,也为自己挑选侧福晋的眼光满意,完了后,和太后商量起去太庙一事。

“去祈福,则要心诚,哀家只希望国泰明安,皇帝身子康健,皇子皇孙健康顺福。”

“太后辛苦了。”康熙感动。

“皇帝治理国家,劳累奔波,哀家这点儿事谈何辛苦,要辛苦也是皇帝辛苦了。”太后不赞同。

“这次也不去多久,今日启辰,就祈福三日吧,哀家会在太庙内念佛渡经三日。”

“好,宜妃等人也同去,一定要好好照顾好太后。”

“皇上请放心,臣妾等一定会照顾好太后。”

“哎,哀家是去祈福,又不是去享福,去这么多人做什么,几个阿哥每人都让一个媳妇跟着哀家就已经足够了,还有几个诏命夫人呢,她们几个就留下来照顾皇帝。”

“可是皇额娘……”

“就,这么定了,时候也不早了,哀家等人也该启程。”太后态度很坚决,要真带走几个,留下几个,也不知道心里怎么闹腾呢,要不一起带走,不要一起留,这都带进太庙,太后还怕几个分不清轻重的做什么小动作,还是都丢给皇帝吧,唉,人老了,也力不从心。

太后既然如此坚持,康熙思索了一番也不再劝说,起身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