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营养师(3)

作者: 高楼望月 阅读记录

“武德七年?”罗莎丽亚声音发抖,“你说唐…武德七年?”

“是啊。”杜诚点头,当今天子已登基七年了,立国号为唐,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

唐武德七年就是公元624年,而她要去的却是公元762年,整整差了138年,而且这最重要的是,飞船爆炸了,她别说完成任务,就是想返回局里也办不到了。

捧着粥碗,罗莎丽亚失声痛哭,她真是太笨了,第一次驾驭飞船,就穿越错了时代,还让时空飞船因操作失误而爆炸,这下她怎么回家啊?!

“姑娘…”杜诚慌了手脚,他有说错什么吗?

陆氏比儿子有经验,她示意儿子先出去,然后从罗莎丽亚手里接过那快洒了的粥碗,再塞给她一块手巾,这女孩看上去是和汉人女子没两样,乌黑的头发,皮肤白皙,唯有眼睛是蓝色的,证明了她有胡人的血统,但她汉话又说得这样流利…

这样有汉胡双方血统的孩子陆氏也知道一些,据说突厥入侵中原之时,被其欺凌的汉家女子,要是不幸有了身孕,生下的孩子就是带有这种特征的。

这姑娘,不知有怎样坎坷的身世呢,陆氏也用衣袖擦了擦眼角,却撇见儿子在门外探头探脑。

“干什么?”陆氏不高兴了,小声责怪杜诚,屋里可是有陌生的女眷在呢!

“这个,”杜诚双手捧着一个银白色的小箱子,“这是这位姑娘的东西。”姑娘昏迷时还抱着这个小箱子,想来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她一醒来杜诚就赶快把它拿出来了。

“我的密码箱!”罗莎丽亚果然不哭了,这可是她在飞船爆炸前从船里抢救出的唯一物件,也是她和现代唯一的联系。

……

罗莎丽亚在杜家住了三天,打量自己身上那件由陆氏亲手缝制的,粉红色的新棉袄,她知道,自己该走了。

她穿越时空,定下的时间是四月底,怎么也不会穿着保暖服过来,看她衣衫单薄,陆氏先把自己的旧棉袄给了罗莎丽亚,转身又吩咐儿子去镇上买了新棉布和新棉花,连夜替她缝了一身新衣。

罗莎丽亚知道自己是碰上了好人,但这对母子,甚至连带这个村子都很穷,家家煮粥时都掺着野菜一块吃,这几天她就没见过谁家吃过干饭的。

但尽管如此,陆氏却总是单独给她熬粥,厚厚稠稠的白粥,每次还加上一个鸡蛋,或煮或炒。

杜家只养了一只母鸡,一天下一个蛋,可自己一天吃三个,罗莎丽亚不好意思,这村里人养鸡,可没有哪家舍得吃鸡蛋,都是留着准备换油盐酱醋的,自己把人家预存的都吃了,再这样吃下去…

第三章 冰糖葫芦(上)

趁着杜诚上山砍柴,陆氏去村里送做好的针线活,罗莎丽亚在陆氏的枕头上放下两片金叶子,穿着那粉红色的新棉袄,悄悄离开了杜家。

除了那密码箱,她只穿走了那身棉衣,之所以选择不告而别,是因为今早在吃饭时,她刚试探性提出付饭钱,就被陆氏正色拒绝了,明的给钱不行,她只好来暗的。

***

长安城,

西市大街,

罗莎丽亚边走边东张西望,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市大街?

还不是盛唐的年代,所以这里并没有那种诱人的繁华,但干净的青石板路,完善的排水通道,已经让罗莎丽亚对这儿有了好感。

现在这里经商的胡人还不多,但已让罗莎丽亚有了代入感,至少在这里,没人看她的眼睛颜色而奇怪。

差不多逛了半条街,终于让她发现一间贴着“吉屋出售”红纸的店铺,这店铺后面还带着个小院,最重要的是,这家店铺附近二十米,左右都没有饭店或香料店等吸引人味觉、嗅觉的别家店,暗叫自己运气还不坏,罗莎丽亚上前揭下那张红纸。

……

前面的店铺有二十多平方米,中间的小院有十多平方米,后面两间厢房共有三十多平方米,加在一起不到七十平方米的房产共花了罗莎丽亚三片金叶子,着实让她心疼。

其实这房价并不贵,要换成在现代,三十片金叶子也换不来七十平方的独门小院,何况前任房主还附赠了一些粗重的家具。

据原房主说,罗莎丽亚并不是开价最高的人,只是他们举家要迁往岭南老家,那边比较流行用金银做货币交易,看罗莎丽亚的金叶子成色挺好,他才同意的。

罗莎丽亚知道自己买的不亏,但问题是她手头并不宽裕,这次出任务,考虑到时间挺多一个月就够了,科里总共就给她了六片金叶子。

给了陆氏母子两片,买房子用了三片,现在罗莎丽亚就必须靠一片金叶子生活下去了,本来罗莎丽亚是想先租房子的,可位置,面积合适的只有这间店铺,房主却又只卖不租。

如果用这片金叶子还赚不到钱,我可以再转手把店铺再卖出去,说不定到时房价上涨还能赚一笔,因为知道未来这西市大街的繁荣,罗莎丽亚对自己的投资很有信心。

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用那唯一一片金叶子生活下去了。

罗莎丽亚先上钱庄将金叶子换成长安城流行的货币“开元通宝”,然后置办锅碗瓢盆,床上用品,还有米面蔬菜。剩下的她买了大块的饴糖和几十斤山楂,准备起她在这时代的第一次生意。

……

二月初一,西市大街,

罗莎丽亚的太白居正式开张大吉。

今天也是集日,来西市购物的人不少,来往的人流发现这里又多了一道风景。

一群孩子,有男有女,三五成群,手里举着一串串红艳艳的果子,边走边唱:

“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那着酸。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站得高你就看得远,面对苍山来呼唤,

气也顺那个心也宽,你就年轻二十年。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那着酸,

山里红它就滴溜溜的圆,圆圆葫芦冰糖儿连,

吃了它治病又解馋,你就年轻二十年。”(注1)

冰糖葫芦,最早其实也要到南宋才出现,原本叫做“蜜弹弹”,明朝时称作“糖堆儿”,到清代,才被正式命名为“糖葫芦”。

唐代的人们是没见过这冰糖葫芦的,看这小吃诱人,听这歌儿吉利,不少人都上前好奇地询问。

见有人问,那些孩子都热心的相告,这是今天新开张的“太白居”卖的,才一文钱一串,更有热心的,就直接带人去太白居。

到了店门口,众人又发现门边的墙上用红布挂着一张条幅,不少人都是先看了条幅的内容,才去买冰糖葫芦的。

围着看条幅的人里,自然有认识字的,大声读给众人听:

“冰糖葫芦,其原料为山楂。

山楂,有散瘀,消积食,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增进食欲之功效。

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

但请注意:山楂有破血散淤之效,故孕妇忌食山楂!”

这里是点心店还是药店?一时众人有了疑问,但古代缺医少药,对这种治病的方子人们还是喜闻乐见的,而且一般店铺做生意,都只怕你不买,谁还会把食物的禁忌也写上?这店主倒是个有心人。

冲着对山楂和店主的好感,不少人进店购买,反正一文钱确实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