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深海神座(3)

作者: 赵元宵 阅读记录

“冰溜子”是东北话,指的是冬天屋檐下雪化了留下来的雪水又因为夜晚温度极低而快速结成的锥形冰柱。听到这,临秋白不禁觉得有点寒意,身材高大,穿着衬衫的他禁不住在温暖的海风里偷偷打了个寒颤。

“真的假的?不是吓唬你们小一辈的不要贸然出海的吧?”临秋白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并且尝试给这个不正常的事情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他这个人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无论遇见了什么事,总是要先找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这样才能冷静下来去思考面临的问题。

小战士依旧摇头,脸色却不怎么好看“怎么可能!那时候还没有我,确实不是我亲眼瞧见的,但是那时候我爷爷是村子里有把子力气的爷们儿,每次有渔船出海他都是要跟着去的,他就死在了那次出海上,还是那年才十来岁的我爸去给收的尸。”

当临秋白意识到这件事的真实性,好奇心再一次战胜了恐惧感,于是他又追问道“船上有没有发现什么别的?”

小战士道“没有,除了张二爷,就是那些冻成冰溜子的人了,张二爷还是因为天生体寒怕冷,比别人都穿的厚许多才没给冻死,但是也是只剩下一口气了,眼睛也给冻瞎了,打那以后,张二爷便再不能出海了。就是因为这个,我才……”

不等小战士把话说完,一个留着长发的黑脸汉子从船舱里出来,伸了个懒腰,用带着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大声问道“哥几个几点了呀?是不是我这表坏了,怎么这都八点了还没亮天?”

第2章 前尘(二)

临秋白下意识的抬起左手看了一眼手腕上踏踏作响的瑞士手表,当真已经八点了。一边刚刚还口若悬河的小战士此时却两眼望着前方的海面脸色变得惨白,嘴唇微微颤抖着说道“坏了!坏了!”

临秋白是地质学家,怎么可能对气候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他太了解了,正是海上风暴来临的前兆。

其实他早就该意识到的,海面如此平静,天色迟迟不放亮,都很能说明问题。可是自己竟然只顾着听小战士讲他的恐怖故事了,以致于疏于观察,连这样明显的征兆都没能及时发现。

黑脸的山东汉子姓王,是一起随船考察的古建筑学家,临秋白不知道他叫什么,但是大家都叫他王扁担,临秋白觉得这样称呼有些不太尊重就叫他一声王教授。虽然临秋白也不知道为什么海文气候考察要带上一个古建筑学家,但出于尊重从来没有多问过。而这个王教授在船上确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大部分时候都躲在船舱里睡大觉,这还是登船以来临秋白第二次看见他站着的样子。

这关教授一脸懵逼,疑问道“这是咋的了?”

临秋白简单解释道“大风暴要来了!”然后又急忙对小战士道“你快去通知大家,加大吃水,全体人员进船舱躲避!”

小战士当然知道这种天气可不是开玩笑,立即去执行临秋白下达的命令。好在船上人员不是科学骨干就是部队精英,遇到危险表现的都很淡定,尽管对危险发现的晚了些,但是躲避及时,很快就完成了疏散。

此时的甲板上,只剩下了临秋白和王扁担两个人。

临秋白看了一眼王扁担,吃惊地问道“你怎么还不进船舱?”

王扁担睡眼惺忪的耸耸肩反问道“你不也还在这吗?”

临秋白无奈道“我就是想看看这风暴来临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毕竟百闻不如一见,纸上得来终觉浅。”

王扁担看不上临秋白那一幅文绉绉的学究做派,一脸不屑道“就你想看,还不许别人有好奇心了被?”

临秋白不想与他争执,便没有再说话。他向来修习儒家之道,“不与三季人争辩”是他的基本原则之一。

许是惜命,王扁担见临秋白不在于他争辩,自己又悻悻地说道“我突然觉得有点冷,回去了,你自己个看吧!”说完,便真的回了船舱。

但此时的临秋白却真的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凉意,像是夹杂在热浪里从远处吹过来的。

怎么会有一丝凉意呢?明明海上风暴来临前都会是湿热压抑的才对呀!

“临教授您怎么还在这呢!”那小战士通知了一圈,在船舱里没找到临秋白,便又不放心的跑了回来,看见临秋白果然一个人站在甲板上,便赶紧过来询问。

临秋白却没有精力回复他。这样的凉意总让他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临秋白不说话,只是呆呆的看着远处混沌里海天相交的地方,在脑海里搜索着与之相关的信息。

突然,远处的海平面上迸射出一线金红色的朝霞,像是挤破花蕾的花苞,带着极其绚丽的颜色喷薄而出,迅速染红了最遥远处的海面。那颜色是相当好看的,在墨色的、平静如死水的海面上晕染开来。临秋白一瞬间惊住了,自己活了三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美丽震撼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