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你印入了心底(381)+番外

作者: 云书致远 阅读记录

就比如现在,眼看就要到巨望县,她一回头却不见左旋和木兰雨等人身影,顿时吓了一跳,想了一下,才想起左旋他们之前好像有叫她慢点,可着急如她,根本就听不进去。

等了一会任没看见左旋他们的身影,倒是遇到了一名骑马迎面而来的外禁军,“可有追到那辆马车?”石忞连忙大声问道,结果对方只瞟了她一眼,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

石忞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回去报信的外禁军擦肩而过,差点气得想破口大骂,或者回去就将对方发配到边军,以泄心头之恨。

不过对方既然都派人折回来报信了,那肯定是追到了马车,石忞也不等了,继续打马往前追赶。

巨望县既是繁都的门户,也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水路两系交通发达的一处交通枢纽,有著名的南江望台码头、隶属于工部的造船司和直接归皇帝管的漕运司总司,上可逆流至五川省边境,下可顺流至会风省,中还可以通过大运河到北江,北方、东方和南方的大宗物资、粮食等全靠水路运至望台码头,再转陆运运至繁都太仓。

虽然巨望县只是一个县,但却驻有一个正二品衙门漕运司总司和一个隶属于工部的正三品衙门造船司,一个位于县城东侧,一个位于县城西侧,都不在县城内,且都比县城离南江较近,但为了防止被洪水淹没,它们都是建在高地上,并筑有营墙。

巨望县县城与望台码头之间,步行的话约莫要一炷香的时间,县城是去繁都的必经之地,也是国人、商人、旅客和行人投宿的最佳地。

石忞路过巨望县县城的时候因为必须减慢速度,便稍微观察了一下,县城是方方正正的,有四个城门,几条商业街,还有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比一般县城大一倍以上,和受地形影响一条街通头渡河县相比,更繁荣更大。

这是她第一次来巨望县,也是第一次骑马离开繁都那么远,从中午一直骑马到太阳西沉,也不知道县城离望台码头还有多远,出了城问了路便继续赶路。

巨望县去繁都走的是陆路,倒不是南江没有支流流入繁都城,而是支流偏湍急或水深不够,不利于水路运输和航行,开凿成大运河那样的人工运河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巨望县到繁都坐马车也就一日距离,若骑快马半日都不要,繁都又有景湖,所以华高祖觉得没必要再建运河,便只建了作为军事防御的皇城护城河和繁都城护城河。

贼人出城就直奔巨望县,明显是要改走水路,一来水路快,二来望台码头人多嘴杂方便隔断追踪,是逃跑的上上之选。石忞一个人终于追到望台码头时,晚霞照耀在清澈的江面上,仿佛随时要被黑暗替下。

虽然天色将黑,但热闹的望台码头却丝毫不受天色的影响,出航的船纷纷回港,一眼望去码头边全是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船,岸上更是人来人往,车多,人多,货物也多,有在卸货的,也有在装货的,时不时还能看到穿插其中巡逻的漕兵。

漕兵完全不同于都督府军、边军和护城兵,不仅招录的方式不同,享受的待遇也完全不同,而且漕兵与其说是兵,不如说是有薪酬拿的专业衙役更贴切,因为漕兵对专业性要求很强,有点类似于水手,必须熟悉水性且身体健壮。

太宗时期因粮食运输的实际需要,始设漕运司于巨望县,设转运使一名,正三品,佐官若干,由转运使自行招募熟悉水性,专业性强,了解南江、大运河和北江河流的人为漕兵,限额两千,主要负责粮食运输、重要码头的治安管理和河流疏通治理等。

后因总司设在巨望县,对大运河和北江水域鞭长莫及,无法实施有效管理,逐又增设两分司分别位于南江与大运河交汇处和北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由正四品副转运使坐镇,下设若干佐官,和总司一样各招募漕兵一千五,算缩小版的总司,且为总司所管辖。

高宗时期,北江几度泛滥,漕运司既要管运输等,又要管河道梳理治理,分身乏术,转运使便多次上奏高宗,高宗体恤官员,就又增设了河道司,将漕运司位于北江的河道治理权分给了河道司,让北江的运输和治理彻底分了家,河道司亦招募漕兵,全国漕兵最多时,达到近两万人,直到武宗为平息叛乱减轻国库负担裁减人员,才降到一万多。

漕运司和河道司都不属于六部或者其他衙门,而由皇帝直接管辖,定期向皇帝汇报,两司经费为国库定向开支之一,每年纳入预算,按季拨付。

自高宗时期多次治理北江后,北江便极少发生大规模泛滥,最多殃及河岸附近村庄良田,再也没有发生一下淹没若干省县的大洪灾,石忞几经考虑便于去年撤销了河道司,官员和漕兵归于漕运司,并加以精简,现在在岗官员百余人,胥吏四百余人,在编漕兵约七千余人。

上一篇:失婚弃妇再就业 下一篇:替身辞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