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镜花月(307)

作者: 程一诺 阅读记录

“是的,买,若我们提出分家,母亲一向大方,阿耶又疼我,我虽是庶子,也可与柏年平分家业,陶家家财的一半,少说也有四十万金,买费家镜坊绰绰有余。”陶瑞铮闷闷道。

姚氏无言。

是啊,她和儿子怎么就从没想到呢。

“罗氏无依无靠,孤身一人,长期处于内宅,外事不明,费家镜坊无路可走陷入绝境,湖州城里,除了齐陶两家,没哪家对费家镜坊有兴趣且买得起,齐陶两家当家人齐大和柏年,不肖说都听崔扶风的,崔扶风完全可以压迫罗氏,用极低的价格买费家镜坊,可她没有,只以极公道的价格买,我的心胸眼光,不如她甚多。我突然觉得,我对柏年不服,认为他是倚仗嫡子的身份方骑在我头上,可是今日,我突然想,也许,我不如柏年的,并不仅是我的庶出身份。”陶瑞铮颓然。

“不是的,你怎么会不如二郎呢,你相貌堂堂,魁梧英武,多谋善断,制镜时间短了才没有二郎技艺精湛,假如给你时间,你定是超过二郎的。”姚氏心疼儿子,语速飞快,滔滔不绝。

“只怕没机会了。”陶瑞铮低叹。

“不然,咱们跟你阿耶提出分家,拿了钱后,新建一个镜坊。”姚氏想让儿子开心。

“新建一个镜坊。”陶瑞铮沉吟,许久,苦笑着摇头。

建镜坊若那么简单,湖州城就不会千年铜镜产地,制镜人家无数,却只有齐陶费三家算得上制镜世家了。

小打小闹的小镜坊无所谓,信手拈来,大镜坊则不然。

大镜坊的选址非常重要,镜范镜模的制作的铜镜浇铸需要极大的房舍空间,烧炼铜液温度极高,需要远离民居,种种因素,注定大镜坊只能建在云巢山里。

齐陶费三家的镜坊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很多年以前不知什么情况下得了山里的地建起房舍的,眼下,要向朝廷买山地,朝廷肯不肯批难说。便是朝廷肯批,还得修路,修完路再建工房,不知要耗时多久。

这些都抛开暂且不论,镜坊建起来了,镜工呢?上哪找镜工。

湖州城会制镜的人很多,可是镜工们各有主家,数代人依附,轻易不会换主家。

没有镜工,建起镜坊又有何用。

就算镜工有了,制出铜镜来,能不能卖出去也是一个难题。

那些小镜坊之所以一直赶不上陶齐费三家,一个原因是制镜技艺逊色,制出来的铜镜不如三家精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名气。

镜商,还有买镜的百姓,都追捧制镜世家制出来的铜镜。

新建的镜坊没名气,制出来的铜镜不会有谁捧场。

刚更名的崔氏镜坊也没名气,但是镜商谁不知它的前身是费氏镜坊,底蕴在那里,它的家主崔扶风更是铜镜行业无人不知,谁不追捧。

而且,可想而知,齐明睿和陶柏年定会不遗余力帮崔氏镜坊。

“无法自己建镜坊,也没处买镜坊,那就把自家镜坊从二郎手里夺过来。”姚氏道。

“只能如此了。”陶瑞铮肩膀还是垮着,意兴阑珊。

“事在人为,齐二郎不是跟你成同盟了么。”姚氏道。

“也是,待齐明毓身体好了,我便去找他。”陶瑞铮脸上颓败之色略略消些,眼里又有了神采。

**

看着格局熟悉的房舍布置,以及操作台,锅炉……崔扶风感觉丢失的魂又回来了,周身蓬勃活力。

把镜工们都召到镜坊门前空地训话,崔扶风第一个要求,就是所有人换姓,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女,改崔姓。

并不是她刻薄。

人与人的关系如蛛丝网错综复杂,千百年来宗族姓氏界限分明,大唐门阀观念更重,湖州城各制镜人家,镜工与家主俱都是同族中人,三大制镜世家齐陶费亦然,镜工们基本祖父孙数代人都在本家镜坊里做事,名是奴,也是同族亲人,要想让原本属于费家的镜工对崔氏产生归属感,改崔姓势在必行。

“不愿意的可以离开,无条件发还奴契,另赠送二十缗钱安家费。”崔扶风道。

费家镜工面面相觑,一人越众而出,道:“我愿意。”

一个人带了头,跟着便有许多人响应,先是数人,接着许多人,都说愿意,最后确定下来,没有一人离开。

开局甚好,崔扶风很满意。

费家镜工心里也很高兴。

改姓固然难堪,数典忘宗,无能可耻,然而他们祖孙辈数代人在费家镜坊里做事,除了费家镜坊无处可去。费易平死了,费家镜坊这么长时间一直不开工,他们心急焦虑,深恐失业生活无着。

崔扶风打理齐氏镜坊时,齐氏镜坊飞速发展,将费家镜坊远远甩在后头,齐家镜工们后来的薪俸和赏赐两倍于费家镜坊镜工,有她当家主,前路光明,日子有奔头。

上一篇:公主带着侍卫逃婚了 下一篇:曾照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