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佬穿成娇软女配[七零](32)

作者: 青析 阅读记录

顾念点点头,接过来时,瞥了眼他的手掌。

只觉得程老师这会儿个子不高,手也比陈越小很多。

不过程老师应该还在长身体,她记得上辈子程老师可高了。

程白芨给的合同很公正,虽然是买断,竟然直接给了八百块钱买断金!

这笔钱,加上王莉莉还回来的,顾念可就有一千一百八十块啦,

搁在这会儿,妥妥的一个小富婆。

不说在京市买个大院子,至少在县城里,能好好折腾一处落脚处,以后方便她做实验、放些药材类的东西。

她接了方子不说话,程白芨以为她对于爷爷开出的价格不满意,顿时苦了一张脸。

他也不会讨价还价呀,要不然让顾知青自己开价?

程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医药相关,早就形成一个产业链,如今他们身处于农场,但这点钱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要不是财不露白,就算顿顿大鱼大肉,程家也吃得起。

“顾知青,你是不是觉得太少了?”

“不不不,这还少啊?不少了,程、程同志,做人不能太贪心。”

顾念欢喜地眯着眼睛笑,很利索地在合同上签了个字。

本来就是随处可见的方子,要不是程家人识货,可能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长毛呢,能得这一笔钱,解了燃眉之急,顾念已经很满意啦。

这道理还是程老师以前教她的,现在还回去,总有种教导自己博导的隐秘快、感。

“那就好,那就好。”

程白芨不善言辞,闻言松了一大口气。

他这会儿对顾念印象更好了。

懂药理,识大体,不贪心,简直都快赶上他姐姐那么好了。

*

秋收过后,靠山村迎来了一件大事——交公粮。

别看只是把稻谷拉到粮站,里头说法多了去了。

稻子干不干、有没有缺斤少两、找什么车送过去,去了以后第几个上称......

诸如此类,全是门道。

村长叔是个厚道的老实人,上次头一回领着乡亲们交公粮就给人摆了一道。

这一来一去的,中间损耗粮食不说,钱票、粮票,趟水一样花出去。

这回,他学乖了,说什么也不独自带队送公粮了。

不止专门把在农场工作的儿子叫回来,还喊了知青院里几个知青跟着,另有村里的好几个大汉一起,一行人浩浩荡荡去县里。

顾念也在送公粮的队伍里。

不是因为她能做什么,而是她同李国伟说好了,她自己管自己的午饭,只是搭队里的牛车一起过去,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村长叔的儿子,就是张春来,挺憨厚稳重的青年。

上回打过照面,顾念对张春来印象不错。

说来粮站里的检验员,是人人都向往的工作。

只为着这些人就算大灾荒时,都从没饿过肚子,就足够叫人艳羡。

张春来闻言脸色更黑了几分。

“你们当粮站的人,为什么不饿肚子?难道只因为福利好?”

知道内情的老乡都不说话了,只有李国伟几个知青,满脸写着求知欲。

一个老乡道:“都说粮站的,一人当官,全家不饿。”

另一个说:“他们就跟一群吸血虫似的,吸的全是咱们百姓的血。”

李国伟也跟着沉了脸,“怎么说?”

“这些兔崽子,不见兔子不撒鹰。要是手里没点孝敬,一准把我们排在最后一个。上回我爹就是不懂其中门路,一次次打回来,说咱们稻谷没晒干,可我们的稻谷,明明一掐就断,这些孙子都装蒜呢!。”

“我爹想到牛车里、地上、粮站里面,浪费的稻谷,可不得心疼的直抽抽。”

“这回就是准备好了东西,他也不敢再来送了。”

张春来说着连叹好几口气。

“咱们不是第一家受的这种待遇,你们想想整个镇上那么多村,每个村子这么来一下,可不就把粮站人的肚子喂饱了么。”

跟着一块来的老乡,说是壮汉,其实也就个子高,想来平时说能吃多饱,也不可能。

全家老少,辛辛苦苦一整年,自己肚子都没吃饱,反倒填了别人的腰包。

顾念不由感叹,百姓难,难在天灾人祸,也难在这一层层的剥削者。

到了粮站,张春来领着壮汉们,把粮食一袋袋卸下来。

顾念亲眼瞧见他给粮站的递了孝敬,那人才挥手,让人把粮食往里送。

边上有的老乡,不知内情,还真就被拦在了门口。

年过半百的老人,瘦的一把骨头,蹲在粮站门口,双手抱头,后面跟着的牛车,卸也不是,不卸也不是。

张春来叹口气,转头不敢看,看着这老村长的模样,就像看见以前他爹的样子。

可他也没多的钱孝敬了,就这些,都是底下村民们,每人一点贡献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