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747)

作者: 簌簌吹雪 阅读记录

刘家商队管事,也是去过齐国两次的、率先带回来了肥皂生意的那位管事,并没有被安排进秋季增加的这次行商路线,他陪着家中管事汇报完,看着谢家派出来的人手离开,终于没忍住问了个问题:

“我们这里到梁州往返,就算赶路也得走半个月以上,您是提前猜到了谢家一定会来重新收集消息,才有所准备的吗?”

梁州,对齐国南部大片土地来说,都意味着重要粮仓,就好像雍州偏旱的平原,和隆阳郡对雍州的意义一样。而确认了梁州出现歉收,甚至因此已经被撤换了州牧后,基本就能确定从蛛丝马迹里推断出的歉收问题为真。

刘氏并不是什么大家族,同为附庸,难得能抢到这样的表现机会,展现他们不错的实力,让上面的家族投以青眼,商队管事心里也美滋滋的。

老迈的管事眯着眼看了看他,“蠢货。”

“啊?”

管事没再解释,商队管事心中好奇,追查了几天后,却发现自家在那个时间段里,根本没有外来人手回归。他能查到的前些时候的消息,只有“齐国接受并且倾向于粮食结账”以及“梁州牧卸任”两项。

三天不可能拿到来回需要半个月的消息,但为了让货物尽早返回,做一些小的答案加工,并不是什么特殊手段。刘家提供了消息后,因为钱款问题被压了货物的另外两家紧跟其后。

而在远方的东荆城,薛瑜也刚刚得知梁州牧卸任的消息。

“所以,东荆明年要多一位郡太守了?”

薛瑜神色古怪,“或者说,荆州?”

千里迢迢跑来传旨的常淮圆脸笑成一团,“您这可就误会了,陛下觉得您的课业有些疏漏,苏少监年纪尚轻,教导之责略重了些,所以专门请了许州牧来做王傅……”

襄王府的官员配置并不完备,除了薛瑜挖走的江乐山,和武将们,也就是后来一个萝卜填一个坑的幕僚文臣们,像该有的王傅、祭酒、司马之类的官职,一个也没安排上。准确的说,是拟了单子,试图让薛瑜带上,但在吏部被薛瑜悄悄截掉了。

开玩笑,她是需要人手搞事,但不需要一些老夫子和整天想着纠错谏言的家伙。

加上出发前朝中的忙碌状态,暂时被她混过去了,但皇帝亲自点出这件事,就推不掉了。

“好吧,好吧。”薛瑜相信里面绝对有找到了称心如意学生,对前学生狠下毒手的苏禾远的手笔。

梁州牧她没打过交道,只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见过一面,不过能管理一州,并且皇帝只给她添了一个人……应该、或许、大概,江乐山的内政担子能减轻些?

第280章 . 准备 合理分配工作

常淮并不只是来告诉薛瑜她将多一位老师的, 他带来了皇帝的旨意。临近年底,藩王返京,薛瑜在东荆的停留时间进入了倒计时。

冬季的到来, 让白露商街从交易枢纽逐渐转向了工作分发和材料收集场地, 商业活动进入了淡季。而火热的冬耕在抢着时间完成了翻地与播种等任务后,后续的培育都相对轻松得多。县中的学习则进入了冬假期间, 整个郡里的人迹活动,得到开春才会变得频繁起来。

江乐山作为王府长史, 挑起了东荆上下的政务担子,是断断离不开的。而流珠就算不考虑商街,也有农科院的事。伍戈和方锦湖一南一北守着为东荆做了缓冲的荆州,忙碌程度就更别说了。紧锣密鼓的收拾行囊和项目收尾中,作为核心的薛瑜反倒是最闲的一个。

“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你们能继续做事, 而不是离开我什么都做不了。”

薛瑜摊摊手,对东荆活动告一段落, 得带着阶段性汇报回京这件事适应良好。

东荆的各项事务都开了个头, 不断埋线和修理东荆士绅后, 以税收的解决为节点,她也不再需要长时间关注着东荆的运转,这正是她所期待的。

老实说,之前去搞研究项目和读书练武,面对忙得只差脚不沾地的王府文臣, 她总觉得自己像是忙里偷闲的摸鱼达人。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走上正轨、大部分事务有了先例参照、新的官员班底思维是通过策论摸排过的,基本可以放心放手,这叫做合理分配工作。

流珠幽幽看了她一眼,“殿下想一个人回去?”

“呃……”

那怎么可能。作为试验场的东荆, 光是那些汇报中需要和京中各部对接的事情,薛瑜就得抽调一些人出来。她迅速举手投降,“之前你带来的回京展示项目表在哪?我再确认一下。”

薛瑜翻了翻表格,在最后添上了“榨油”这一项,嘱咐流珠催一下荆州的实验记录。往后看,她的目光在结尾处停了下来:“等等,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