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415)

作者: 簌簌吹雪 阅读记录

考官们惊疑不定,有些人担忧薛瑜要明目张胆违反规则,有些人又觉得不出所料。

薛瑜面色如常,点了点两份卷子,“既然结果确定了,这次考试的总结也该开始了。不管是吏部还是礼部,在准备过程里都出工出力,费尽心血,但是你们看,还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怕她有了不好想法,想要阻拦的考官先绷着一根弦望了过去,她拿出的是律法科的考卷,题目也只需要回答九章律任一的内容,然而两个考生用相似却并不一样的语句回答,被判了丙等。

卷子传阅一圈,意见基本一致,“此卷的确是回答有误。”考官们说话时还打量着薛瑜神色,就怕她说一句“我觉得还行”。

“的确有误。”其他考官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薛瑜继续道,“但这个错误并不是考生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若不是日常使用,谁会去背诵九章律原本的内容?若非平日里县衙等地反复向百姓灌输,怕是连这样相似的内容都写不出来。”

在她看来,这件事得感谢靠近皇城的几个郡县没有放弃基础宣传,而不是居高临下指责两个考生的错误。

薛瑜:“我不是要让这两份卷子改判,但是下一次考试,我觉得可以做到更好。比如,像推官定品时一样,提前从县里一层层开始选拔,比如,提前确定好要考哪些科目。胥吏是官员的助手和思想传达者,他们也是在为国效力,那么在第一步,就不能一直用着临时标准。”

在场的吏部侍郎脸都红了,真心实意地忏悔起这次考试准备太仓促,以至于没能做好,埋没了不知道多少本该为国效力的人才。

但不管怎么后悔,第一次选拔胥吏考试也已经结束了。负责这里的军卒将排序名单传回中书省,准备张榜发布,而一众考官则是有了几天休息时间。在离开考场,准备拆房的时候,薛瑜回头望着待了七天的考院,难得和其他人思想同步:

啊,可以休息了。

并不,别的人各回各家,薛瑜回宫第一件事还是和皇帝汇报经过。

第153章 . 放榜(二更) 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另……

离开考场时刚过正午, 初春的阳光温柔地穿过枯枝洒落,伴着永远生命力最旺盛的杂草从房子角落生长而出,宣告着春日的来临。

宝德殿是帝王寝宫, 玻璃改造只改了离殿内深处最远的两扇窗户, 真正被平板玻璃放进来阳光的还是政事堂。不知是否是薛瑜错觉,似乎从政事堂改了窗户后, 总是待在寝宫批折子加班的皇帝就换了地方加班。

政事堂内屏风后影影绰绰,薛瑜看见挂在屏风上一个小灯笼, 眼皮微跳。

正月十五她在孤独园顺手学的糊灯笼,回来给有家室也有儿女,却成天活得像个孤寡老人的皇帝糊了个红灯笼,怎么过去十几天,还挂在这里?

“就站在那里。”拿着折子的皇帝抬头扫了薛瑜一眼, 离他还有六七步远,没等她施礼, 就将人喝止在屏风旁, “知道的说你们去劳心劳力了, 不晓得的,还当你去哪个泥水沟里打过滚回来。”

薛瑜拱手在眼前,嗅了嗅,在考场和一群实际很讲究仪表的官员们呆了七天,身上倒是有些饭味, 但有染上的不同熏香味道, 远不至于臭水沟。

皇帝不让她过去,反正汇报站在哪里汇报都一样,薛瑜把大概的考试情况和最后阅卷过程与吸取经验教训的部分讲了讲,虽然知道军卒们都是皇帝的眼睛, 但所站的角度不同,到底和考官亲口说出来不一样。

在她的描绘里,踩在规则线上放入最后一个考生是有教无类的仁善,收集考卷不同答案是因材施教的秩序,末了有些惋惜,“两份律法卷子答得当真不错,要是明年还肯继续来考,刑部将多两员大将也。”

“胥吏皆有定数。”

皇帝像是在提醒她考试不可能年年有,薛瑜却狡黠地笑起来,“京中胥吏皆有定数,然天下胥吏,所需甚多。”

这次的中央衙门招考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安阳城周边参考,一点也没有辐射全国的力量。而参照定品制度去各地设置考场,虽然一定时间里将会造成当地的地方士绅统治力量增大,但也是在士绅统治下为寒门开了个口子。

只要稳得住,暂时作为定品制度附庸、只选拔胥吏的考试制度将源源不断地送来人才。不说参考人数增多,起码基本盘会因此扩大。另一方面,也为县学开展教学吸纳学生披上了一层新的遮掩。

“……县学教导所需知识,县中培养工作能力,以地方储备人才供养全国,何愁无才也?”

薛瑜说完,原等着皇帝夸奖,半天却只等到了一个扔过来仿佛暗器的折子,打开一看,竟是一封联名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