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特别的日子(68)

作者: 卿枳 阅读记录

“哪有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老公是嫌弃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和她说,不和她商量,日子过得像个外人似的。

“她老公好过分啊,真的很不尊重阿姨。”

“不过听她说,对他们的女儿倒是挺好的。”

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样评价他。

母亲又说:“是个好爸爸,但是不是个好丈夫。”

“这种人就不应该结婚,有老婆。”

母亲大笑起来:“小孩子,懂什么,我们那一代人女性没有知识,只等嫁个好人家。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不是我们女人就要以这个家庭为全部的,而是没有办法,才以家庭作为全部的。没有知识,没有经济收入,还要照顾你们。要是可以,谁不想有个自己的兴趣圈子呢?”

我抱住母亲像个大人一样拍拍母亲的背,开玩笑的的说道:“哎呦,我们李夫人,辛苦了,辛苦了。”

母亲笑着,然后拽着我的手:“所以,母亲从小就和你说过,一定要经济独立,一定不能靠男人。找个门当户对的,妈妈这里的门当户对,是希望你们的观念,思想,知识水平是一样的,这样就不会有太大的分歧。”

我点了点头:“我一定不会靠男人的,不过我还早嘛。”

话是这么说的,可当我和杨志硕抱着电话谈天谈地的时候,我便觉得那样的日子指日可待。

后来,当我再碰到那个阿姨的时候,她依旧再人群中笑得最大声,依旧最热情的与我打着招呼。她朝我笑着的样子,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那时候,看着站在阳光下笑得爽朗的阿姨,我才明白,并不是大笑的人真的没有任何烦恼,笑只是她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

我去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那个城市我好像只与李月迢谈起过。

我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想要去某个城市。与李月迢说起这个城市时,还是因为那里有一处地方种满了我喜欢的樱花。我总是喜欢那种美的,虚无的东西,比如说漫天飞舞的花瓣。

在众多陌生的的专业中游荡后,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我所知道的寥寥几个专业中的一个——法学。

那时涉世未深的我,也的确认为以此可以做一个公平正义的人,然后所处于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也的确想成为那样的人,成为弱势群体的一个支撑。只是想成为那样的人,我只是那样想的……

我进入学校的那一天,也是杨志硕从部队里出来的那一天,他没能赶得上见我一面,我就离开了那个城市。

我打电话给他,问他之后有什么打算。

他说虽然分配了工作,但是他决定要去闯一闯,正在说服他的父母。

进大学那天,是父亲陪我去的,但父亲只是陪我进去收拾了东西,然后吃了顿饭,就又匆匆坐上了当天的火车回去了。

他说他不喜欢这个学校,进来大片穿着西装的学生们去迎接我们这批比他们小一岁的新生。浓厚的商业气息,让他感到压抑,倒是不像个大学生生气勃勃的样子。

每个人都装作小大人的模样,倒显得有些滑稽和搞笑。

父亲说的不无道理,现在抱着对于西装的幻想,那若干年以后会不会嫌弃这束身的西装太过于拘束自己,跟随自己太长时间呢?

但父亲的不满并没有影响到我对大学的憧憬还有新鲜感。

簇拥而上的新朋友,还有不断改变的新环境刺激着我的大脑和多巴胺,那减轻了我长年以来的焦虑感。那种新鲜感,让我忙的不亦乐乎。

其实那天对我来说挺特别的。在见到她之前,我还参加了专业社团的第一次见面会。

等学长学姐来的时候,大家都低下头的看着自己的手机。我将手中的本子放在桌子上,无聊的随意翻动着。

忽然,旁边的男生指着我的本子问我:“你为什么收藏这些花花草草的标本。”

我一下子愣住了,翻开手中的本子,拿起那已经干瘪的,仍保持颜色和形状的叶子,竟然一时想不起来当初为什么要收藏这些:“这个呀……”

“喜欢这些吗?”

我摇了摇头,良久才蹦出来这句话:“也不是故意收藏起来了的,那样做也并没有任何意思。”我顿了顿,“好像不是喜欢而去收藏的,而是因为无聊。”

男生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挠了挠头,想了半天也只能回答一句:“哦”。

我们之间沉默了一会儿,他问我:“你是哪个班的?”

“D6班的。”

“我也是,之前没有注意到你呢。”

“哦,开学典礼的时候我在后面。”

然后他对我说:“我叫许子光,你呢?”

我朝他微微一笑:“我叫李芷岁。”

上一篇:上流小冤家 下一篇:重回高考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