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运小夫郎(760)+番外

作者: 四夕夕 阅读记录

京城中暗藏的风云万荣潼或许发现了,也可能他一直专心准备会试、殿试没有注意,白志文想了想反问他:“荣潼兄,那你想留在京城吗?”

“我啊?”万荣潼想了想,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不太想留在京城。”

没等白志文问他为什么,他就主动说了原因:“以前还在原汉省的时候,我一度觉得自己是原汉省学子中的佼佼者,和你们两人接触多了之后,我才发现比我更厉害的人有的是,你们还比我更努力。”

“当时中举了之后我和你们一起来京城赶考,其实我对自己能不能考中进士不够有信心,如果不是在京城有了德辉先生悉心指点,我这一次很有可能没法通过会试进入殿试,就算进了也可能只是一个三甲。”

“我们万家在原汉省还算一个不算小的家族,但是放眼京城就不够看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也清楚,性子有些散漫,做事凭喜好,不是那种一门心思、削尖了脑袋想要往上走的人,我留在京城想要出头太难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因为某件事得罪了人,在未来数年里我不仅不能回报家族的培养,说不准还会需要家族的帮助。”

“还不如我去外面做个地方官,家里人帮忙运作一下把我安排在原汉省附近的省做事,既方便同家族联系,又不容易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而且在地方上好好干,不失为一个好的升迁办法。”

万荣潼的想法意外地踏实,他知道他自己不是那种适合在京城这样复杂的官场做事的性子,他就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更适合他的路。

万荣潼说了他不愿意留京的想法后,白志文和黎明德也说了他们的理由,没有提及京城的氛围。

白志文和黎明德两人不像万荣潼那样,因为出身大家族、有天赋就养成了略微散漫的性子,但他们是从底层的学子一步步走上来的,他们同样属于脚踏实地做实事的类型,他们这样的人留在京城想要做实事不容易出头,到了地方上反而更适合一些。

而且他们两人拜章安浩为师后,章安浩就一直告诉他们,读书、考科举、做官,不是为了拥有多大的权势,而应该想着怎么替老百姓办事,只要替老百姓办好了事,出来了政绩,上面的人自然能够看到。

三人说着话的功夫,马车很快到了翰林院外,他们立马停下了讨论去留的问题,有些紧张地下马车等着选馆考试开始。

作者闲话:感谢੭ ᐕ)੭*⁾⁾对我的支持)

第398章 金人进京

或许是白志文他们这一次进京赶考一直不停地遇到各种状况,所以现在否极泰来,选馆考试他们终于顺心如意了一回。

由于他们的文章写得很是平庸,选人的翰林官员们没有看中他们,白志文、黎明德和万荣潼都没有被选中留下。

选馆很快出结果,学子们当天就能知道他们被涮了下去。

留翰林院是自然是最好的选择,翰林不行的话就赶紧换一个。

接下来这段时间,某些十分想要留在京城、又有门路的学子,会开始想办法找关系,去到六部、通政司、太常寺、光禄寺一类的地方。

有门路又舍得花钱,在普通的部门谋一个小小的官还是有可能的,就是以后没有机遇和提携很难升职,像六部和通政司这种有实权的,普通的门路还走不通。

白志文他们没想过要留在京城,所以根本就没有去走那些门路,去吏部登记了在京城老实待着等着吏部让他们去外地补缺。

地方上的官员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缺了一位,比如说一县的知县没人,可能会让县丞暂代或者知州派人过去暂代,如果是州同知缺了,可暂时让同等级的布政司经历代,等到会试有了新的进士,他们这些新科的进士就会去补那些位置的缺。

进士出身去外地做官,就算是同进士,最少也能谋一个知县,还能是比较好的地方的知县,偏远、边关地去的知县用不着进士,一般都是举人去。

如果新科进士没有得罪人,也没有人特意关照,这样的情况下,州同知、布政司经历、按察司经历、盐运司经历这类官职很容易落到他们身上。

如今,白志文他们现在可以放下心来了,不用担心他们会留在京城,只要等到任命书批下来,他们就可以用两个月的探亲假先回家一趟,然后再去任职的地方。

虽然现在他们不会再参加科举了,可每天练字和读书这两个基础功课,章安浩还是要求他们不松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章安浩的要求白志文和黎明德都老老实实践行,每天早上起床先把功课做了,然后下午,他们就找上万荣潼夫妻两人一起,到处去看看京城有名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