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运小夫郎(374)+番外

作者: 四夕夕 阅读记录

黎明德对章老先生的认知没有白志文那么深厚,但是他觉得就章老先生刚才对他困惑的解答,已经比学堂的秀才夫子更厉害,他同样非常高兴,有幸得可以到这样一位先生的指导。

出了题目送了书,章安浩本次上河村之行就算结束,他告别了黎家众人,带着小厮文竹离开了上河村。

等白志文也走了,黎老头和黎老太才拉着黎成石问章安浩到底是什么人。

黎成石这时候心里正震惊着,他刚才听章老先生提起他的住址是昌达街十九号院子,整个人就呆住了。

作为知县赵承泽身边的得力属下,黎成石知道自家知县大人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时不时往昌达街跑,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知县大人具体去的哪个院子,所以县衙里有人私下悄悄说知县大人在那边置办了个宅子藏娇。

后来才听人说知县大人去的是昌达街十九号院子,不过知县大人都是白天去的,藏娇的流言现在已经渐渐消了下去。

万万没想到,居住在昌达街十九号的居然是章老先生,算算时间,知县大人往那边跑好像正是自己无意中救了章老先生之后的事。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07章 成功拜师

能够劳烦知县大人隔三差五去拜访的人是个什么身份,黎成石不敢瞎打听,也没有胡乱猜测,原本以为章老先生就是一位学识渊博,路过昌平县或者回到家乡的老人,现在看来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

没有把自己知道的那些告诉两个孩子和爹娘,黎成石只说他也不太清楚章老先生的来历,但是他觉得章老先生学识渊博不会害人,让黎明德好好做章老先生留下来的那个题目,如果有幸成为弟子跟着他做学问应该会比学堂更好。

这话黎成石就算不叮嘱,黎明德也会好好地做,不管能不能被收为弟子,就看着章老先生送了他这么多书,他就不想浪费老先生的一番心意。

因为想着章老先生让他们自己想题目,不求助任何人,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把自己的题目同对方说,自己在家埋头苦思、苦读。

半个月之后,两人捧着自己好不容易写出来的文章去到昌达街19号,一起等着章老先生。

文章已经写了出来,也教给了章老先生,这会儿不怕被别人影响了,在等着章老先生看的时候,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悄悄地交流了一番。

福伯和文竹就在屋外候着,他们两人虽然没有多高的读书天分,但是好歹跟着章家父子这么些年,耳闻目染也知道不少东西,听着屋里两个少年人用清亮的嗓音说着他们各自的看法,对视一眼笑了笑。

说实话,刚开始福伯是万万想不到自家老爷会在这种小地方常住,甚至还想要收徒,京城那么多高门子弟,多少人从小就在家接受着名师指导,从小就颇有才名,他家老爷一个都看不上,怎么就对这种小地方的两个少年人有了兴趣。

这问题让章安浩回答很好回答,那些京城里的少年因为家世不错、天分不错,从小又受到了不错的教育,确实挺好的,是天之骄子,但是就是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眼高于顶,就算有几个看上去谦虚的也只是做做样子,心里是瞧不起人的,他怎么可能看得上这样的小子。

刚开始他说留在昌平县收徒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多想收徒,选择这个地方一是他年轻的时候在北边打仗待了不少年,老了就不想要再去北方了,一路往南走了这么多地方他觉得昌平县挺好的,还有就是因为那天他被救起来后,白志文这个小少年合了他的眼缘。

眼缘这种东西谁都说不准,总归就是章安浩觉得白志文这个孩子不错,可以考虑收个徒弟。

至于说黎明德,见到白志文的时候他不知道有这么个孩子,是后来了解了黎家人之后才知道的。

合眼缘、想收徒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两个孩子在读书上并不开窍,章安浩也不想要为难自己非要收徒,才有了前面那两出小考验。

其实说到底,章安浩这样做是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致仕,就是一个在家没事干、身子骨还不怎么好的老头子,与其在家闲着发霉,不如收两个弟子教导一番,为他们大虞朝培养人才,也能打发打发时间。

世人都以为德辉先生、神威将军、前户部尚书——章安浩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刻板人,其实他并不完全是那样的,毕竟真正刻板的人可做不出来隐姓埋名偷偷跑去参军、刚封了将军就辞官、一大把年纪了重拾书籍考科举这样的事。

看着摆在案板上两张风格差异挺大的文章,章安浩笑了笑,让门外候着的小厮去把两个孩子叫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