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长女她开始狂野建城了(190)+番外

作者: 猫有渔棠 阅读记录

老大叔苦着张脸,“我也希望是假的啊,可是那位商人在大街上说那边的天气和我小时候那年大旱之前太像了,心里后怕,这就想着找个机会给寨主说说,要是假的最好,要是真的也好有个准备。”

“我知道了,你说的事情我会上心的。”苏棠说道。

没灾最好,如果真的有旱灾,哪怕只是几个月,让一季的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就得饿死,他们在重赋之下根本就没有余粮,仅够一家人吃的,一旦地里没有收成,他们很快就得饿肚子。

要是连着旱两年,以她对冷安国国库的情况来看,恐怕对于赈灾也是有心无力,最后只能任由南面的灾民自生自灭,灾民逃荒必定会引起动乱。

虽然以那位老大叔的一面之词也不能乱下定义,但是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就是千千万万条的性命。

苏棠回去匆匆写了封信让陆河送去给刘忠林,让他向那些南面来的商人多多的打听,细细的打听,如果情况属实,她就要早点做准备才是。

如今冷安国内忧外患,要是再来个大灾那麻烦可就大了,希望是她小题大做,那边只是最近缺雨,或者小小的旱一下就好。

苏棠焦急的等了两日,终于等到刘忠林的回音,说南面最近确实缺雨,有些小河已经干枯,大河的水位有所下降,不过也不算是完全缺雨,时不时还会下会儿阵雨,距离我们这挺远的,未必会影响到我们这边。

干旱不是突发性灾难,从它有征兆开始,持续缺水却不完全没有水的情况下,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这种情况不算严重,或许哪天就会突然降雨。

也有可能会雨水渐渐消失,旱到土地干裂,寸草不生,但这都是一个时间过程,至少不会这一两个月就没水可喝,河里水蒸发也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不管南面干旱的程度是怎么样的,不管会不会影响到这边,苏棠都决定开始带领百姓大量的种庄稼,在这个粮食永远都不够吃的时代,手里有粮食比手里有银子都更有用。

第147章 怎么回事?

于是苏棠让映月亲自去一趟烟杨城给林顷传信,告诉他要开始带领烟杨城百姓开荒,反正烟杨城的田地荒废不少,谁开的荒地以后就是谁家的田产,支持百姓多种庄稼。

要是有些农户太穷买不起种子的,可以到府衙赊账,允许他们签字画押先将红薯种,土豆种领回去,等到收获的时候再还回来,这样的话既不算是白送他们,也解决了农户买不起种子的难题。

苏棠可不想把他们养成整天等着天上掉馅饼,好吃懒做的人。

今年春季的税收收上去之后,不卖钱,若是有外地的想来买土豆和红薯,只要粮食等斤兑换,例如小麦,稻米,黄豆等,一石换一石,然后将这些粮食好好的储存起来。

土豆和红薯的收成比他们这里的小麦稻米什么的,要高上十多倍。

土豆亩产三十石,红薯亩产五十石,而他们这里的本土的农作物,一亩地能产四五石就算顶天了,这也是百姓们为什么吃不饱没粮食吃的原因,这么低产怎么可能够吃呢。

一石换一石,是为了将高产的土豆红薯多多的流传出去,让更多的人吃饱饭,要不然苏棠直接将土豆红薯储存起来就可以。

至于寨子这边,苏棠让人在西山外面的区域开荒,现在寨子有两三千人,就按少的说,一人两亩地来算,那也是几千亩地的面积,所以不能在山谷内开地了。

山谷的面积是不小,但是以后还要建设房子,生产坊等,都是需要地方的,尤其以后再征用他们开好的土地,不如一开始就让他们在山谷外面开荒就好。

西山外面,一直到烟杨城都是平地,将那些草啊,树啊什么的砍掉打理打理都是田地。

烟杨城的管辖还是很大的,预计有个一千平方公里左右,要是换算成亩数,那就是一百五十万亩地,别说养活烟杨城现在的这一两万人,就算是养活十几二十万人都是绰绰有余的。

可惜这种边境之地,在加上土匪作乱,导致人口稀少,很多土地都是荒废着无人耕种,稍微有些本事的人家,都选择去内陆更繁华的地方居住。

还是那句话,谁家开的荒地,以后就是谁家的田产,寨子里的人听了一个个激动的不得了,他们都是老百姓,对田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喜爱,多一亩地以后每年就是多一亩地的收成,在他们眼里谁家的地多,谁家就种出来的粮食多就富裕。

别看烟杨城的荒地多,但也不是随意可以耕种的,田产是要官府盖戳发田契文书,那才实实在在是你家的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