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大人是我童养夫(80)

作者: 燕歌行 阅读记录

见小姑娘一时间有些凝住,常父拍了拍闺女毛茸茸的小脑袋,试图让气氛重新轻快起来:“无论是多远的路,只要你还需要我跟你娘这两个老骨头,我们便不会离开你。”

“爹……娘……”小姑娘靠在父母宽厚温暖的怀里,依依地蹭了蹭,眨起眼底的水光。

前世亲缘淡薄一辈子,至使她做事从来都是剖明事理,以理服人,如今对待常父与吴氏,更是在不知不觉中便沿用了这种老路数,讲大哥、讲二哥、讲于小姐,可唯独忽略了她自己。

可父亲与母亲的态度,无疑在告诉她,原来自己也有这种无理由地被别人疼爱迁就的资格,原来不用煞费苦心的想出理由,常父与吴氏便会无条件地站在自己这一方。

她从未想过,父母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知,原来被父母偏爱是这般的快乐。

若是师父的魂灵能够看到她在这个世界里过的开心,也会为之欣慰吧。

*

一家人敲定了此事之后,接下来的几日便一直忙于收拾家中的大小物件。

得知消息的赵恪特地写信回来,言辞恳切地要求常叔与吴姨暂时在赵家的宅子落脚,一说自家宅院无人看顾逐渐荒芜,二说自己独身一人居住害怕鬼神……总之,千方百计地说通了二老,在赵家暂时落脚。

如吴氏与常父这般半辈子扎根在此的人骤然离家,自然是有些不习惯,一时间恨不得把家中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都带上,惹得负责搬运物件的主力常安叫苦不迭:“爹娘,咱们去的又不远,以后也不是不回来,这些东西留在老宅便好……”

“臭小子,到了县城再买这些不要钱的吗?”吴氏敲一敲儿子的脑壳,告诫他要节俭。

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花钱大手大脚将来必定会惹媳妇生气……吓得常安再也不敢乱开口,苦着一张脸卖力地搬运物件。

幸而常瑛前些日子带着他去了西市,特地给他挑了一匹膘肥体壮的枣花马,又配上了一两青蓬马车,让他爱得不行。此时有这两个好帮手出力,倒也不算是太为难他。

一连数日的折腾之后,挑选了个黄道吉日,常家总算是走出了那个荒僻的小山村,在更加繁华与便捷的县城安定下来。

后山采香的活计一并交给了这些日子做得极好的喜鹊一家,告别这一日常武特地领着一村之人前来相送,搞得吴氏与常父又差点泪洒当场,一气地朝这些老邻居保证自家还会常常回来。

刘嫂子与儿子悄悄挤在人群之中的角落,伸长了脖子去看常家那新置办的高头大马与青蓬马车,却再也不敢上前打告别,只能目送着常家渐渐走远。

这些日子里常家的家底好比滚雪球一般增长,便是在瞧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在这般巨大的差距面前也歇下了怨恨的心思,只有一腔悔不当初罢了。

*

诸般事宜安顿好之后,时序已经来到了最为炎热的五月中旬,在吴氏满心欢喜地张罗之下,于掌柜终于禁不住老妻与爱女的软磨硬泡,松口应下了两个小辈的这一桩婚事。

不过这老头到底是瞧这个准女婿不顺眼,谁能想到当年不过是贪安逸给自己招来一个伙计,如今倒把自己的宝贝闺女赔了进去?

于夫人生怕这丈夫再拿乔惹得诸人不快,桌下的手悄悄地落在丈夫胳膊上,狠狠地掐了他一把,惹得于掌柜再也不敢多说,一场纳吉礼宴到底算是皆大欢喜地过了去。

只等吴氏与于夫人慢慢筹备儿子的聘礼与闺女的嫁妆,来年春上给二人准备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

常瑛自然也没闲着,大半精力都落在夔州的常家香坊之上。

不同于松阳这个小小的县城,想要在夔州把自家铺子的声音做大做强可不是那么容易。

幸好她有前世多年的积攒,灵感好似活泉一般源源不断,使得常氏香坊的香料层出不穷,叫人应接不暇。

加上佛诞日里一举打出的声名,年底盘账时常家香坊的收益竟然比预期还高出不少。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入账数额竟然达到了三万两。

抛出各项成本开支,按照早早便定好的分成规则,小姑娘足足拿到了两千两七百两银子。

一叠一百两的银票,捏在手里亦是厚厚地一沓,让她欢喜地笑弯了眼睛。

这无疑是对去年她执意来夔州开辟铺子的最好回报,也让冒着风险跟随她前去打拼的聂三娘与徐掌柜尝到了甜头。

不等常瑛开口说出自己今后的打算,二人便已经盘算着下一步要把铺子开向何处了。

古丽头戴着面纱,适时地给正高兴的几位掌柜奉上热茶,身后还跟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捧着糕点走到了常瑛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