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门小户(116)

作者: 晨晓茉莉 阅读记录

陶砚答应下来,“知道了,娘,我回头问问干爹和温叔。”

“好,你记着这事。”

丁氏喝了一口茶,“二丫啊,娘再跟你说一说陶砚他干爹干娘。张家和我们家那是通家之好,陶砚她干娘姓阙,你跟着喊干娘就行。家里还有一个老太太,不过她老人家卧病在床多年,已经不出来走动了。”

“他们家大儿子张威只比陶砚大两岁,现在和陶砚一样也在县衙当差,不过他并不是捕快,而是巡街的差役。”

“张威媳妇温氏,就是陶砚他温叔的侄女,你昨天见过了,是一个周全人。不过你要记得他们两个成亲两年了但是还没孩子,你干娘急得很,遇上了可别说漏了嘴。你干爹干娘还有一个女儿,嫁到了临县去这次没来。”

阙氏和温氏柳二丫昨天都见过了,她边听边点头。

“还有就是他们家小儿子张凛,和你们家石头差不多大,皮得很,昨天那么多小娃娃跑进跑出你可能还见过。”

“张家就这几个人,等以后遇到了娘再详细跟你说。”

说完了这些,丁氏又说起了温家,“温家是个大家子,他温叔是温家长子,温家和张家以及陶家都不一样,他们家是从祖辈起就是在县衙当差的。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十年了,根深蒂固。”

柳二丫疑惑,“娘,县衙的差事,是可以传给家里人的吗?”

这是她听着听着就产生的疑惑,为什么张家干爹在县衙当差,他儿子张威就在县衙当差。温叔家里从祖辈起就在县衙当差,所以他现在也在县衙当差。而陶砚他爹之前在县衙当差,所以他也在县衙当差

怎么县衙的差事,还能传给儿子?

丁氏笑了起来,“虽不中,亦不远矣。”

柳二丫有些茫然,什么中,什么不远?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她没听过。婆婆说起话来和娘很不一样,有些话她听不太明白。不对,不单单是婆婆说的,而是婆婆和陶砚说起话来和她在家时候听到的也很不一样。

凑趣、通家之好、不中不远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捕头、仓大使、典史?

她以前从来没听爹娘说起过这样的话,比如温叔的那个‘仓大使’,她初一听还以为是给粮仓看大门的呢。

丁氏并不知道二丫有些词听不明白呢,她笑了一下,“衙门里的差事啊,虽说不能传给子孙,但总是有些门路进去的。比如当年陶砚他爹是外出当差的时候,为救前任蒲知县去世的,蒙他老人家关照,陶砚想去当差的时候县衙的人没有为难。”

“再有便是武试、文试,若是比武胜过了别人,或者在某个方面有才干,也可以在县衙当差。剩下的还有使银子啊,说情啊,只要进去之后好好当差,知县大人他们也不会在乎这些小事。”

柳二丫这下子明白了。

于是丁氏继续说道:“陶砚他温叔家里父母俱全,有三个兄弟,他温叔自己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儿子今年十岁,在书院读书,两个女儿都嫁了人。好了,这就是跟我们家交情最好的两家人了,其他还有一些,我们以后再说。”

“陶砚,你这单子写好了吗?”

陶砚正一会儿走来走去查看,一会儿提笔写字呢,闻言摇了摇头,“娘,才写到一半呢,不过重要的都记下来了。”

丁氏伸手,“那拿给我看看。”接过册子之后,她仔细翻看起来,“行了,差不多就是这样,剩下的等你吃完饭再说吧。”

吃完午饭后,丁氏说自己要歇一会儿,让陶砚和二丫两个人去把剩下的东西都整理出来,该收起来的就收到库房里。

于是两人就留了下来。

陶砚在桌前坐下,“二丫,你把盒子里的红纸拿过来。”

每一份礼上面都有一份礼单,这当然不是因为城里家家户户都会读书写字,送礼的时候都会带着礼单。而是温家借了个管家来,昨天收礼的时候就登记好了,所以今天他们只要稍微清点一下就行。

“于家送尺头一份。”陶砚一边写一边和二丫解释,“于家就住在前面那条街,他们家人很多。”

“崔家送升高图一幅,崔家是租了我们家第二进院子的那一家,就住在后头。”陶砚写完站了起来四处翻找,“升高图,崔家送了一幅升高图,二丫你看到他们家送的升高图在哪儿吗?”

柳二丫问,“什么是升高图?”

陶砚比划了一下,“就是用纸笔画的图,画好之后装裱起来。一般是卷成卷轴,就跟我手差不多长。对,就是这个,升高图。”他仔细打开,然后笑了起来,“升高图,原来就是画的竹子啊,怪不得叫升高图。”

上一篇:王爷的打脸日常 下一篇:先生攻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