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沉浸式表演[娱乐圈](350)

作者: 执江子 阅读记录

“没有。”裴朗莫名其妙地问,“怎么了?”

“我们查到一件事,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我总有点担心……”梁升咽了口唾沫道,“我之前不是跟你说那个去世的医生曾经加入过一个研讨小组吗?因为小组里其他医生都没问题,所以当时我们没有继续追查,但是……今天早上又发生了一起手法相似的自杀案……”

裴朗嗓子一紧:“……什么?”

“我们当然第一时间怀疑研讨小组里的那些医生,所以继续追查了他们过往的学习经历。”顿了顿,梁升艰难地说,“我们发现,那些医生,或直接或间接地……都曾经接受过卓宏伟医生的指导……”

裴朗心脏砰地用力撞了一下。

这个消息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直觉让他不妙。

挂掉电话,他再次看了看墓碑上黎白的照片,正要离开,余光蓦地纳入一个人影。

“裴朗。”

听见熟悉的声音,裴朗转过头,看见眼前站着的正是为自己治疗了两年多的那位卓宏伟医生。

这位面相温和的医生戴着眼镜,臂弯中也抱着一捧鲜花,微笑对裴朗打招呼:“真巧,竟然在这里遇见你。”

“卓医生……”裴朗嗓音干涩,“您怎么会来这里?”

“哦,我是来祭奠我的一个学生。”卓宏伟说,“刚听到他的死讯,实在是太突然了。”

“您的学生是……”

卓宏伟不甚在意地摇了摇头:“一个籍籍无名的心理医生罢了。”

恐惧无声地裹住整颗心脏,裴朗意识到目前的氛围不适合深聊,开口告辞:“我还有事,下次再去拜访卓医生。”

“好的。”

卓宏伟微笑点头,却在两人擦肩而过时压低了声音道:

“你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次实验。”他语气中带着慈爱的笑意,“长久地活下去吧,黎白。”

第142章 “怎么乖成这样。”

一部优秀的悬疑片,结尾常常会有反转或留白,只是需要导演和编剧把握好其中尺度,过少则索然无味,过多则容易出现逻辑问题。

当时季舒远和编剧一块儿打磨剧本的时候在结局处下了很大功夫,针对现有结局,大家之前一致担心留白过“空”,以至于让观众无法理解,最后他们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多地埋下伏笔。

比如前期裴朗从催眠中醒来,卓宏伟告诉梁升他和次人格之间相处得很好,梁升提出可不可以选择另一种让两种人格融合的办法,被卓宏伟找理由拒绝了。

这里除了饰演卓宏伟的演员有一些面部表情提示之外,电影其他地方也有出现关于多重人格的介绍,有的是报纸上一闪而过,有的是通过其他自杀案件提示。

实际上,多重人格中次人格很难完全消灭,更多的只是沉睡,因此解决办法要么是安抚次人格让他们配合沉睡;要么是保持现状,让主次人格和谐相处;要么就是寻找人格之间的相似之处,让他们融合为一体。

其中更加稳妥且成功率更高的办法是后面两种,而第一种办法不仅危险,失败率也更高,只有人格之间完全敌对时才会不得已采用。

裴朗与次人格之间原本并不那么敌对,无论从次人格“黎白”最初诞生的目的来看,还是从他如同现实黎白的温和性格来看,“黎白”都不算攻击性很强的那一类。

所以“黎白”为什么非得取而代之?

这个问题不论是裴朗还是梁升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询问过,只是回答他们问题的是令他们信任的医生,自然很容易被误导。

如果观众看到最后发现卓宏伟也是凶手之一,那么他们就应该明白这位医生前期的话都不可信,再联系其他线索,便能猜出裴朗的次人格其实并没有消失,最多只是蛰伏,并且在医生引导下,这两个人格很难再互相信任,且谁也无法消灭另一方,今后只能长期共存。

当然,电影留白的目的就是让观众来填补空白,而每一位观众都有不同看法,只要逻辑通顺,最终得出其他结论也是合理的。

比如或许会有观众认为其实是次人格占据上风,令主人格沉眠,也不是没可能,毕竟裴朗面对黎白那张脸时总会心软,看见他受点伤就会下意识后退,而他自己反而好像没有太强的求生意志,即便他表现得如此决绝,可又有谁知道最终枪口是朝向“黎白”还是朝向他自己呢?

反正电影剪辑后,裴朗开枪时只会放出枪声,并不会出现画面,让观众无法确定鹿死谁手。

总之制作者的目的是在电影上映后看见观众们对结局展开激烈的讨论,如果届时一片平静,那才是真的失败。

由于拍摄过程比较顺利,电影比预计提前两个月杀青,仲钦在合约到期前又给星朗接了几个通告,杀青宴都没吃完,就马不停蹄地坐上飞机去国外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