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李满宫堂(145)+番外

黎隶在知道此事之后把凌蔚叫去笑骂了一顿,然后给予了凌蔚支持,让凌蔚多多教导这两个儿子。

“他们之前太闲了,再闲下去,就成了废物了。”黎隶当然知道两个儿子之前是什么心思,不过现在太子地位稳固了,他也要把儿子们扶起来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和太子,都需要苦力啊,“好好教教,朕的儿子,不怕吃苦。”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臣就斗胆了。”这段时间,两位皇子故意的表现,让凌蔚知道这两位是真心求教,心胸也宽广,不是事后记仇的人,便放下心来。

“若是你早点回来,教教朕其他几个儿子……唉。”黎隶感叹。若是凌蔚教导的他大儿子,说不准就没这些破事了,大儿子也不会被世家笼络去。

“可是微臣那时候还小,也教不了……”凌蔚打破了黎隶的幻想,被黎隶的书卷打脑袋。

“滚滚滚。”黎隶挥手,“别来气朕了。”

凌蔚笑着滚走了。

……赈灾的物资准备好之后,凌蔚和黎瑚、黎淳便急急忙忙出京了。

在出京之前,黎隶悄悄赐给凌蔚一道圣旨加一把弯刀,在通敌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准他先斩后奏。

凌蔚摸着腰间用金刀鞘装着的雕着龙的弯刀,这就是尚方宝刀了吧?啧啧,真威风。就是不知道这宝刀锋利不锋利,能不能一刀砍下人的脑袋。

咳咳,还是不要想这么血腥的事了。已经经历过多次死人,自己还亲手杀过不少人的凌蔚,对人命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恐惧了。

“瑾堂,这刀……”黎瑚眼力比较好,一眼就认出来凌蔚腰间的刀。

或许黎淳也认出来了,只是没说出来。

“陛下说下官连把像样的防身的武器都没有,就扔给了下官一把刀让下官好好带着,别给陛下丢脸。”凌蔚笑道,“下官一介文臣,哪会收集什么好刀好剑,陛下也是为难下官了。”

黎瑚扯着嘴角笑了笑。果然是父皇经常佩戴的那一把刀。

“瑾堂的确得好好带着。”黎淳皱眉。这次去江南,果然不只是赈灾那么简单吧。

其他御赐之物倒是无所谓,但是那刀剑、特别是父皇身上佩戴的刀剑却是不能随便赐予的。在这种特殊时候赐予,任谁都想得到其中含义。

先斩后奏。

江南有什么需要先斩后奏的?黎淳想想就觉得很麻烦。

长这么大,他还没自己砍过人呢。

比起黎淳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亲手杀人的机会,黎瑚心情就更沉重了。

汉王和谢贵妃已经当没有这个弟弟和儿子,一切事都将他排除在外。但毕竟是血脉相连,黎瑚又十分关注汉王的动静,汉王在江南有人,他当然是知道的。

在出京之前,皇帝陛下专门将他单独召见,说江南一些事,是他大哥惹出来的,就让他来替他大哥解决。

黎瑚听后,本就惶恐不安,现在见皇帝陛下将随身的宝刀都赐给凌蔚了,就更惶恐了。

大哥这次到底又做了什么事,比上次科举之事还过分吗?他后背不禁渐渐被冷汗浸湿。

且不提两位皇子心中何敢,一行车马经过快马加鞭,很快就到了江南的地界上。

江南原本是世家盘踞之地,不过经过皇帝陛下几次打击,再加上缅甸一事上弄下不少人,现在服管教多了。

再加上凌家在南边海域经营多年,在江南也有不小的势力。虽然现在凌家人都在京城,但嫡系部队还是在南边驻扎着。因为南边没有战事,所以这次赈灾也从凌家军中调有人来。

这些人见着凌蔚这位凌家二少爷,自然恭恭敬敬。谁不知道凌家这位少爷的威名?

本以为凌蔚分家之后泯于众人,结果其先是三元及第,又是因功爵位节节攀升,已经封侯,甚至以一介文臣,献计有功,得了不小的军功。

他们对凌蔚都是很佩服的。后来得知凌韫凌蔚两兄弟十分亲近,对凌蔚也就更亲近了。

凌蔚见着这些“自己人”,心中松口气之余,也不由有些担心。

这些以凌家家军自居的军队,在皇上看来,肯定如鲠在喉吧?虽然有自家得军队底气很足,但是这种底气也会成为催命符啊。

不过大哥应该也注意到了,等军队交给大哥之后,应该还是能放心的。就是希望凌家军中不要出现刺头,连累了自家人。

这么想起来,自家真是有些渣,有些愧疚呢。

这些都是后面才解决的事,等人和物齐了之后,凌蔚就开始准备赈灾之事。

凌蔚把救济灾民,分发物资之事交给了黎瑚——江南给他穿小鞋的官员多是汉王一系的,汉王做的孽,就让他亲弟弟来偿还吧。

黎瑚只能苦笑着应下。谁让他有这么个好哥哥呢?

黎淳则跟着凌蔚跑到大坝上,带着人去修大坝。

“让士兵去修大坝真的好吗?”黎淳问道。以前修大坝都是服徭役的人来,军队只是负责维持秩序,现在他们不但把附近军队调来修筑大坝,还把自己的护卫也叫上了,这还是第一次。

“好不好,王爷借着看下去就是了。”凌蔚挽着袖子,“下官也要跟着去帮忙,王爷要去吗?”

黎淳咬咬牙:“去!”既然父皇都说了全听凌蔚的,那他就跟着做!

第八十三章 团结就是力量

好不好,凌蔚其实也不知道。

他只是缺人而已。

这江南遭灾,民夫缺的挺厉害。虽说在这时候,一般官员都是就地征用民夫,但凌蔚来之前,当地官员不作为,或者说准备凌蔚一个下马威,并没有新征徭役。

凌蔚把这事已经交给了黎瑚,让跟当地官员扯皮。但这修筑大坝以防缺口什么的,可不能拖。

凌蔚想来想去,就把军队用上了。

为了维持稳定,军队来的挺多的。南边又安定了,看见缅甸被灭,其他小国也消停了不少,南边的驻军都闲得发慌,这次有事就凑上来了,看能不能捞点什么功劳。

既然来捞功劳,那就上吧。

和洪水战斗,总比和人对砍来的稍稍安全些吧。

虽然凌蔚让军队参与抗洪救灾这事并没有先例。但是凌家军一向以凌家人唯首是瞻,这次带兵的又是直肠子,凌蔚说啥就是啥。其他军队的人,在听说凌蔚打包票,会给他们记功劳之后,也上阵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使把力气,就有功劳,何乐而不为?

江南文官有部分听世家的,不和凌蔚好好相处。但武官们都对凌蔚很有好感。凌蔚出自武勋之家,又是三元及第,简直大大长了武将家族的脸。而凌蔚虽然是文官,在甘州和缅甸都上了战场献了计策,连黎膺、宁贤等大将军都是佩服的,他们敬佩黎膺等人,对凌蔚自然也佩服。

这些武将在京城中也有人,在得知凌蔚要来之时,上面早就来信,一句话,“跟着凌瑾堂有肉吃”。

武将们听闻有两位王爷一起来的时候,还踌躇着,上面只说跟着凌瑾堂,没说跟着王爷,是不是有点不太对?

到现在看来,两个王爷都听凌蔚的,他们还有什么不听的?

而且有的人江南就是他们的家乡,就算不是家乡,他们也要在江南待很久,这江南水患和他们也息息相关,为江南出把力气也没什么。

凌蔚本以为这初次吃螃蟹,会引来人不满。但文臣那边被黎瑚拖出了——他们也没法对军队之事插嘴,而武将这边不知道怎么的,特别信服他,他说怎么就怎么,不但把他吩咐的事统统完成,甚至完成的更好,然后在他面前邀功。

虽然不知道为啥,事情顺利展开了,凌蔚就有心思做接下来的事了。

他首先召了几个嘴皮子特别能说的人,到处宣扬,这军队是皇帝陛下特意派来的,这参军的都是人民的儿子,这军队的人都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子弟兵保卫人民,之前在海上他们流血牺牲抗击倭寇匪贼保家卫国,现在洪水来了,他们就抗洪救灾,和洪水作斗争。

上一篇:小妾吉祥 下一篇:星际美食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