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玉令(1283)

谁说出家人清心寡欲?

一旦动情,人总归还是人。慧光说到最后几乎泣不成声。

孤苦的女子爱上和尚,有了男女之情,又不得不带着孩子远走,听上去就有那么几分唏嘘。

只可惜,出在这个节骨眼上,时雍就难免产生猜度。

“佛曰,情不重不生娑婆,你也别太自责。只有一点,慧光师父,恕我直言,你了解这个宜娘吗?”

慧光点头。

时雍道:“姓甚名谁?家住何方?芳龄几何?生辰八字?何处口音,离开你后,又能投奔何处?”

慧光似乎没有想到她会一口气问出这么多。

怔忡片刻,他想了想,说:“我只知她叫宜娘,芳龄十七,是从南边逃荒而来,爹娘染疫,病死途中,她独自一人流落顺天府。”

时雍道:“你与她如何识得?”

慧光道:“宜娘到庆寿寺为爹娘祈福,悲伤过度,一时生念全无,一个人偷跑到三生崖,想要追随爹娘而去,恰巧被小僧碰见,将她救了下来。”

正是巧合,完全就像写好了剧本,按情节在演。

时雍想了想,又问:“多久的事情?”

慧光道:“两月有余。”

世间上影帝太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时雍内心虽有疑惑,但不敢肯定事情就一定如自己所猜测的那样。更是不忍心在这种时候,直接告诉慧光,他有可能被人欺骗了。

更何况,她也不敢肯定,欺骗的那个人,是不是这个叫慧光的和尚?

赵胤留下慧光又问了些藏经阁当日的事情,便打发他下去了。

时雍看他面色平静,低低道:“侯爷,你可信了他的话?”

赵胤勾唇,淡淡瞥向她,“阿拾不是只信证据?”

呃!

时雍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侯爷把我说的话都记得很清楚嘛。”

“自然。”赵胤沉下眼睛,唤来辛二,低低吩咐几句,待她出去,这才道:“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

第708章 审讯~

赖家的村人又上山来了,这次聚结了更多的人,拿着锄头扁担,木棍柴刀,一看就是要来找庆寿寺拼命的。

慧光自己道德有瑕疵,很想息事宁人,赔钱了事,但是监寺是个固执古板的老和尚,他认定此事是赖家小子有错在先,庆寿寺损失更为惨重,出个丧葬费已是出家人慈悲为怀,做出的最大让步。

一时间,僵持不下。

寺庙是佛门重地,发生这种事,很是难看。

时雍站在禅房门口听着外面的闹腾,双手抱在胸口,懒洋洋叹了口气。

“幸好觉远闭关去了,不然,大概会被生生气死。”

赵胤坐在窗间,眉眼淡淡,不置可否。

时雍又道:“侯爷,依你看,这些村人是自发而来,还是有人挑唆?”

赵胤没有回答他,突然叫来谢放。

“你去,告诉他们。就说,赖家人要的赔偿,本座出了,让他们速速领尸回去。”

谢放领命,头也不抬地应声下去了。

时雍却轻轻笑了一声。

“侯爷突然善心大作,听得我很是不安呢。”

赵胤嘴角抽了抽,微微一叹,朝她伸出手。

“来。”

时雍回头看他片刻,走到他身前,站好,“什么?”

赵胤指了指身侧的官帽椅,“坐。”

时雍抬起头来看他,似笑非笑,“还以为侯爷叫我来是为亲近呢。我就说嘛,佛门之地,不至于这么猴急。”

赵胤:……

两人对视一眼,时雍憋不住先笑了出来。

“说吧,想说什么?”

赵胤端详她俏丽的小脸,目光微凝。

“阿拾以为,村民闹事,是为哪般?”

时雍抿了抿嘴巴,“反正我看,不仅仅是为了钱。明明是自家孩子闹事,寺庙已答应出了安葬费了,还不依不挠,怎么看,都不像良民……”

赵胤道:“良民是良民。但良民也有贪心。”

时雍点头,“受人挑唆。借机在庆寿寺来闹事。可是,你说挑唆之人,又何必如何?一群村民,又能奈庆寿寺何?”

赵胤注视着她,“这就得从藏红阁那个空无一物的铁皮柜说起了。”

时雍思忖着,说道:“在得知藏经阁有《血经》一事后,不论真假,这人必要来探。结果,引开慧光,又找来赖家小子大闹藏经阁,吸引守阁弟子的注意。然后,这人趁机进入暗室,撬开了锁,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他们杀了赖家小子,灭了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已经知道柜子里没有东西,为什么还要挑唆人来?”

赵胤道:“铁皮柜没有《血经》,不代表他们就相信庆寿寺没有《血经》。”

时雍眼睛微眯,脑子飞快地转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