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科举之路(246)

“什么?”秦遇放下信,从书房出来,叫上家人在花厅接旨。

这次来宣旨的是一位陌生公公,撇开一些文绉绉的用词,大意就是说,秦遇做事肯干,不怕艰辛,特擢升秦遇为侍读学士,即日起,回翰林院当值,编纂丛书。

“秦大人,领旨吧。”

秦遇心神一敛,双手高举过头顶,接住圣旨:“臣秦遇,谢主隆恩。”

第124章 应对之法

远在千里外的戚兰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书信,他在书房里的桌案后坐下,才郑重的打开:“展信佳,见字如晤……”

戚夫人端着茶点来时,看到了门口的小厮。

“大人在忙吗?”

小厮点头。

戚夫人犹豫着是否离去,此时里面传来一道男声:“是夫人吗?进来吧。”

小厮恭敬的打开书房门,戚夫人让丫鬟在外面侯着,她独自端着茶点进去。

“夫君,你在看什么?”

“随之给我的信。”

戚夫人把茶点放下,才过去看,她先是被那手字惊艳了,“一段时日不见,秦大人的字好像又精进了。”

戚兰笑道:“可不是,为夫每回一见,也是很有压力。”

“秦大人说了什么?”

“随之问我们此地可安好,可有冻着,送来了不少保暖的用品,其中还有一件狐狸毛带帽斗篷。”

斗篷是灰色的,内敛大气,男女皆可用。

戚夫人微惊,随后叹道:“秦大人真是有心了。”

“是啊。”戚兰呼出口气,“随之这人重情义,他无家世可靠,只能自己在京城打拼,日子应该也不宽裕,还给我寄这般贵重物品。”

戚夫人宽慰道:“夫君与秦大人之间的感情,又岂是一般物品可比拟。”

她转移话题:“秦大人近来可好?”

说到这个,戚兰高兴了些:“随之在信上结尾提了一句,说他升为翰林侍读了。”

戚夫人眸子都睁大了些:“翰林侍读?”

“对。”戚兰一副与有荣焉之态,“就知道他是个厉害的。”

戚夫人深以为然,以秦遇的家境,若非自身有实力,怎么能短短两三年就接连升官。可是这官升的,是不是也太快了,总让人觉得不安。

不过看夫君欢喜的样子,戚夫人还是压下了这个想法,免得扫兴。

事实上,秦遇对于此次升官,也是懵的。像秦遇这么快的升官速度,尤其背后还没有庞大的家世护着,肯定会引起其他官员的议论。

但是这段日子,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太子亲行赈灾之事吸引了,尤其李阁老的孙子和徐大学士的外孙也被塞进了行伍中。

百官想着,皇上约摸还是最看重太子,才会把青年才俊放到太子身边帮衬。

谁还会注意一个小小的秦遇,稍微引起一点涟漪的,也就是吏部验封司和翰林院了。

员外郎没料到会有这样的意外,想了想,迅速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出去。

而秦遇那厢重回翰林后,就被指派了编纂丛书的活儿,这活儿说难也难。首先编纂丛书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很多书,经过人为的整理,编成一套书籍。

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四库全书,就属于丛书,前后耗费了十年功夫,由纪昀主导编纂。也是最大的一部丛书。

当然了,天子把秦遇重新调回翰林,肯定不是想让人费十年功夫去磨这一套丛书。而且以秦遇现在的能力,阅历,和职位,这么大工程的活儿,秦遇还不能胜任。但是小型的丛书编纂却是可以的。

秦遇粗略扫了一下他要干的活儿,涵括经,史方面的书籍,主要是要求主导编纂的人,阅读量大,而且同时还要对这些方面有一些深入的,和独特的理解,等丛书编纂好之后,天子和百官都会阅览。

有真才实学的人,当然可以借此扬名。如果是绣花枕头,那可就是丢人丢到全成朝了。

文人损起人来,那可是一点脏话都不带,还字字钻心刺肺,叫你以后再无脸面见人。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说不定会当即找根绳子上吊了。

秦遇压力极大,他就知道,突如其来的升官,肯定有“坑”等着他。能不能跨过去,就看他的本事了。

因为任务重,这个年,秦遇都是匆匆过了。人情来往送礼之事,都由言书打理。

只是了了和空空看到爹爹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伤心的不得了,哭嚎的嗓子都哑了,张氏和言书又心疼又急,可是秦遇在做正事,不好打扰,只能变着法儿哄两个孩子,奈何收效甚微。

秦遇也心疼,后来想想,散值后就把相关书籍带回家,两个孩子还小,他们只要能看到秦遇,嗅到秦遇身上的气味就不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