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29)+番外

作者: 冷香忆 阅读记录

王老头慢悠悠冒出了几句话,“青青,王志不是我亲生的,王浩才是我跟你娘亲生的长子。”

李青青轻声应了一下。这件事成亲之前她娘家人就告诉她了。

说的是王浩才是长子,日后继承家里的房子、田产。王志一家迟早会被王老头分家出去过。

当时她以为王家家境殷实,良田几十亩,住得砖屋,存钱百两呢,还以为王浩与王志因为家财的事情闹得关系不合,她到了王家得跟王志夫妻撕破脸什么的……

她并不喜欢这种复杂的家庭,更讨厌窝里斗,对于嫁到王家能过好日子,没有期待。

谁知真实的情况是王家只有十亩田,住得茅草屋,没有存钱,温饱都快解决不了,只比李家强一点点。

王浩与王志关系很好。

王志夫妻待她如同亲生的妹妹。

王家一点都不复杂,也没有窝里斗。

家穷不怕,只要人心齐,最重要的是对她好,她有头脑,会带着家人一起致富过上好日子。

“以前我待王志如亲生儿子,把王志养大,给王志娶了张氏,王志生了三个孙女,我也不嫌弃。”王老头心里组织着词语,语速比较慢,“只是王志和张氏已经有那么多孩子,还不知足,还要生,一定要个儿子才能停。唉,我不能养了王志,还要养他的孩子。”

一边是公公,一边是哥哥、嫂子、侄女,李青青心里斟酌一下,便道:“我讨厌重男轻女。”

“是。你娘也讨厌重男轻女。”王老头摇了摇头,缓缓道:“王志、张氏没有能力,赚不到钱,还要生这么多,让家里替他们养孩子。”

李青青轻叹一声。

别说大唐国,就算在前世的现代社会,也多的是重男轻女的人。

王老头两条粗眉毛紧蹙,幽幽道:“王志、张氏两口子私心太重。”又道:“哪像王浩和你,王浩为了我们这个家不读书去打工赚钱,后来又去当兵,王浩赚的钱比王志多的多,王浩娶你的钱也是王浩自己的赚的,我和你娘就只出了摆酒席的钱。”

“王浩是个好的。”李青青多次听刘氏、王桔讲过王浩的事。

王浩聪明、读书好,上了几年学堂,那时家里给王志娶媳妇要用钱,王浩就主动休学去县镇做工。

后来,湘城征兵役,县城给了族里几个名额,族里分派到王家一个,王志是残疾,这个名额就落到王浩头上。

王浩当兵后,不在家里吃喝,却把军饷攒下来全部给刘氏。刘氏就用这笔钱给王浩娶的娶李青青。

王浩在家里排行第三,上面有继兄、继姐,下面有亲生的弟弟、妹妹。

说起来,王浩比王志为这个家付出的多,得到的却不多。

第23章 说不出口的分家

王老头自豪的道:“那是。我亲生的儿子自是好。我亲生的儿媳妇也很好。”

李青青想到张氏老是追问自己,她怀的是男是女,正色道:“哥哥嫂子重男轻女的观念得转变,不能生儿子就高兴,生女儿就难过。”

“张氏再生一个,家里又多一张嘴。”王老头抱怨道:“王志跟张氏都要有四个孩子,王浩跟你连一个孩子都没有……马上家里住砖屋,他们四个孩子都能住上,唉,王浩跟你的孩子还得排在四个孩子的后面住砖屋。”

他来镇里接李青青,就是想跟李青青商量分家的事。

但是家里就要盖砖房穿新衣,若分家把王志夫妻及三个孩子还有未出世的孩子都分出去。

难道让王志一家六口住茅草屋穿破衣?

王老头有些余心不忍,“分家”这两个字,竟是说不出口。

可一想到要给王志夫妻抚养四个孩子,如果,张氏这一胎是女婴,王志夫妻还要生,就变成了五个孩子,唉,王老头心里烦闷。

“爹,您不要多想。”李青青为了给一直对她很照顾的公公交个底,道:“我的好点子多着呢,日后若能赚到更多的钱,去镇子、县城盖大房子,到时,哪里都有我们家的房子,想怎么住就怎么住。”

闻言,王老头忍不住哈哈大笑,“青青,你给家里在村里盖砖房,我跟你娘都高兴的一夜睡不着觉,你要是在镇子、县城盖房子,我跟你娘能高兴的忘记自己姓啥叫啥。”

李青青莞尔。

“三嫂,我们回来了。”王亮双手小心翼翼的捧着一块豆腐,步子迈的比较小,身后跟着王桔。

湘城的豆腐是水豆腐,比前世北方的豆腐要嫩一些。

水豆腐适合煎、炒、做汤、凉拌。

青鱼镇的水豆腐一斤三个铜钱,比青菜贵,价格等同半斤鸡蛋。

王亮将豆腐装到背篓里面,然后不让王老头背,他给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