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真夫妻(448)

摄像大哥都心疼自己的机器,不过也得拍啊,只觉得这一天闹哄哄,不比菜市场的劲小。

但努力都是有好消息的,在各方的努力推动下,《本地新闻》栏目正式每天八点播出,近期都以黄河路居民搬迁工作为重点,实时跟进。

一来是给市里之后几个大工程做铺垫,打个样本,二来是让群众放心,省得一天按八个点在街道门口问什么时候给解决。

赵秀云想法多,干脆每天都专访一户人家,以最典型几户的“疑难杂症”为切入,帮着他们一步一步跑程序,这样节目的初衷和目的都达到了。

这种家长里短、百姓民生,能看着人对骂,有时候互殴的节目可不多见。

领导们也是顶住各方压力,毕竟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但对黄河路的工作推进还是很有意义的,起码都不用12月,到11月中旬,就在百分之九十九居民的满意下,顺利完成搬迁——剩下那百分一是真没法协调,完完全全的无理取闹,是被硬挪走。

忙完这一阵,赵秀云都觉得自己该去街道工作,那儿兴许更适合她,嗓子都快说哑了,要不是后头又调几个人来帮忙,她真是跟陀螺似的被抽着转。

但整个人还是容光焕发,精气神别提多足。

方海算是看出来,她根本不适合读书,念书时候的拼劲像是有根萝卜勾着走,现在是实实在在愿意全身心投入进去,那点担心她是为家庭才不读硕士的忧虑一笑而散,只是抱怨说:“我都好几天没跟你说上几句话。”

岂止是他,孩子也是。

禾儿这学期上高三,课业紧,本来以为自己该是全家最忙碌的人,万万没想到妈妈比她更忙,连管她成绩的时间都快没有。

幸好她自己没松懈,憋着口气想拿状元,还有心情分出时间管妹妹。

苗苗今年上初一,她念书真是一点波澜都没起过,别管你是新课旧课,人家就是第一,赶着五点下课自己在校门口吃饭,吃完去上画画课,到点等爸爸从夜校放学去接。

谁也不比谁轻松,又都朝气蓬勃。

第232章 结梁子 第一更

苗苗现在上画画课, 是跟着书画界名家赵千老师,一般艺术家, 多少有点不爱谈钱的高傲感,但他老人家不,收徒从来是明码标价,一节课五块,大把人抢着要上。

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给学生打折。

学费是一个月一交,苗苗十一月的最后一节课上完回家, 跟妈妈说:“老师说以后一节课四块钱。”

对这位赵老师的风格,赵秀云早就打听得清清楚楚, 有些高兴捏捏女儿说:“不错,证明老师觉得你越来越好了。”

苗苗也是这么想的,别提多骄傲, 抬起已经小胸脯说:“以后每个月就能省三十块钱。”

她现在学画,几乎是家里最大的支出,好在薄有积蓄,加上收入颇丰, 比如方海最近也找到外快,市公安局请他去做顾问,每个月给开三十块补贴,赵秀云这次也能从台里领到一笔奖金, 这样里里外外算起来, 家里一个月能挣四百多。

一百多块钱学画虽然贵,不过肯定不是长久的事,只看孩子去才几个月,就从五块钱降到四块钱就知道, 这钱花得太值,大不了是家里攒不下钱,反正现在又没外债。

夫妻俩想得都挺开的,对孩子更是掏心掏肺,区区钱算什么。

连禾儿都很肯为妹妹慷慨解囊,掏出自己攒下的八百块钱说:“先给妹妹上半年的。”

她这些年和小麦他们到处跑,不像人家吃住都自己管自己,花销大,她几乎是能伸手要钱就要钱,抠抠索索攒下来这么点,大事上是毫不含糊。

赵秀云只想到自己生这两个,要割她的肉吃,她都是愿意的,碰碰女儿的肩膀说:“没事,多少钱咱们都上得起。”

总不能让孩子太操心,天天惦记着自己要花很多钱。

苗苗今年十岁,论起来已经是初中生,家里的事情她多少都知道点,只是很沉重说:“我会好好学的。”

她伸手比划说:“那天有人来找赵老师买画,这么大的小马儿,要一千块钱呢。”

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师,愿意掏钱的人一千哪里算多,不肯花的人,只怕五毛都觉得不值。

赵秀云看孩子也是全无学艺术的清高,又好笑又忧心说:“咱们不是为挣钱才学的。”

生怕她钻到钱眼里。

苗苗倒是挺理直气壮地说:“既让我学想学的,又能为家里挣到钱,不是很好吗?”

难得的长串话,可见意志之坚定。

赵秀云只好期待地说:“好,妈妈等着。”

她说是这么说,完全没想到几天之后,苗苗就真的用画给她“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