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真夫妻(1)

作者: 东边月亮圆 阅读记录

《七十年代真夫妻》作者:东边月亮圆

文案

结婚八年,赵秀云自觉和丈夫方海不大熟,所以带着两个女儿去随军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大家还是和以前一样,井水不犯河水的好。

后来,井水河水的又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她赵秀云的。

一对各有小九九的夫妻的故事,对彼此的误解都很大。

又名:都很会藏私房钱

PS:女主非重生、非穿越、没有金手指,本文日常生活向,事业部分多,养女儿情节多。

以及文中出现的所有地名都请勿考究,仅为写文方便,不符合现实。

内容标签: 婚恋 年代文 成长

搜索关键字:主角:赵秀云 ┃ 配角:方海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结婚八年,陌路夫妻才成真。

立意:异地不利于家庭团结。

作品简评:七十年代,赵秀云为了脱离娘家的吸血鬼和婆家的绑架,带着两个女儿去随军,先是凭自己的本事得到工作,在恢复高考后,又努力复习,考上大学新闻系,在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工作,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与此同时,她耐心教导孩子,认真经营家庭生活,和原本不太熟悉的丈夫方海慢慢相互理解,成为一对共同进步、相互扶持的真夫妻。本文主要讲的是七十年代一对先婚后爱的夫妻故事,从陌生到熟悉,女儿与父亲之间从隔阂到信任,内容多是家长里短,温馨的日常生活,一家四口的性格也各有特点,文章语言幽默轻松,值得一读。

第1章 随军(小修) 一九七四年,三月五日。……

一九七四年,三月五日。

从罗平开往沪市的火车已经出发一天一夜,被困在小小的车厢里,平日再乖巧的孩子也会不耐烦。赵秀云一个人还带了俩女儿,七岁的方青禾,三岁的方青苗。

大的那个还好些,小的苗苗已经忍不住半哭说:“妈妈,我要下车。”

赵秀云把小女儿抱起来哄,走不了几步,大的也拽她的衣角,喊道:“妈妈。”

平常都是放养的孩子,但车上鱼龙混杂,赵秀云只能把孩子拘在身边,就是她自己,也早就坐不住了,明知道还离得远着呢,时不时都要探出窗外看。

她这个是卧铺车厢,买的上下床的票,对面是一对姐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男的一身国防绿,女的穿的确良衬衫。

姐弟俩本来在看书,听见孩子动静看过来。

赵秀云摸一下大女儿的头说:“不好意思啊,吵到你们了。”

姐弟里的姐姐说:“没事,孩子嘛。”

赵秀云也是松了口气,这对姐弟是才上车的,前头是一对小夫妻,苗苗哼一声他们啧一声看一眼。孩子怕生,大气都不敢喘,揪着姐姐的衣服不放,缩在床角不说话。

她是个怕给人添麻烦的,把苗苗放床上,从包里掏出桃酥,掰成两半,各给孩子一块,这一路上她就靠这些吃的喝的把孩子拢住。

赵秀云捧着油纸包问:“同志,吃桃酥吗?”

弟弟先是看姐姐一眼才摇头说:“不用,你们吃吧。”

赵秀云是觉得过意不去,想着吃人家的嘴软,虽然她刚上车也给那对小夫妻分了,人家该翻的白眼一个没少翻。

但自己理亏,也说不了什么,这会更是热情洋溢道:“没事,吃一个吧,孩子估计待会还要闹,算我的赔礼。”

她话都说这样,姐姐伸手拿说:“谢谢大嫂。我们姓陈,嫂子怎么称呼?”

赵秀云笑得爽快道:“我姓赵。”

萍水相逢,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熟人见面还留三分呢,更何况陈家姐弟看着像是谨慎人,不爱多说话的样子。

赵秀云看着两个孩子都自顾不暇呢,更不会去打听别人的事,他们这个车厢就比别人的安静些。

一直到推车来才打破寂静。

乘务员扯着嗓子喊:“红烧肉、小炒肉、大米饭,有要的吗?”

赵秀云忙不迭应道:“要的要的,半斤饭,再要两份红烧肉。有汤吗?”

乘务员答:“有,鸡蛋汤。”

赵秀云掏出布头做的小钱包,把随身的饭盒递过去说:“那再要一个,多少钱?”

乘务员一边打饭菜一边应:“八毛五。”

一两米饭三分,红烧肉三毛五,小炒肉两毛五,鸡蛋汤一毛,这就是工人一天的工资了。

赵秀云是个持家人,一向节俭,但火车上不要票啊。

她是公社户口,孩子也是,按理每个月有一定量的细粮供应,可惜打去年开始,都是一斤粮票买五斤红薯。

吃多不顶饱,又烧心,大人撑得住,孩子可不行。

想吃细粮要么回大队换,要么黑市买议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