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149)+番外

这不就和之前的传言对上了么。

像是建德里这样的老房子,少说也有一百年左右了,你说它是历史保护建筑么也达不到那个标准,毕竟一没出过什么名人,二也没发生过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民宅而已,没什么保留的必要。

现在上海就像是个大工地,好多地方都在拆迁,建德里要是也被拆,那半点都不奇怪。

不过拆迁这事儿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户口问题,面积补偿问题,拆迁迁到哪里去,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对方三缄其口也能理解,毕竟拆迁办又没有正式入驻进里弄,一切都还八字没有一撇呢。

不过就冲着这点风声,弄堂里的人都已经开始私下进行各种动作了。

不说别人,就说宋老太爷他们家。本来就人口众多,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再加上重孙,浩浩荡荡一大家子人。但是为了能在分房的时候多得到点补偿,甚至多拿一两套拆迁房,这几天他那两个嫁出去四十多年的女儿的户口,外带外孙,外孙女的户口都准备迁回来了。

还有杨妈妈家,她家人倒是不多,加上守寡一辈子的婆婆才住了四个。不过她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拆迁赔偿不止是根据户口和房产本上记录的面积,就连搭的阁楼都能算半个平方米。所以这几天杨家爸爸都在家里敲阁楼呢。

宁建国他们进门的时候,杨爸爸正在弄堂里锯木头,见到宁建国后由衷地夸赞他怎么当年那么“高瞻远瞩”,在小北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想到要搭阁楼。要是他当年也知道有今天,绝对和宁建国一起动手,也不至于现在临时抱佛脚啊。

总之为了拆迁的事情,整个建德里现在都搞得人心惶惶,连过年都不好好过了。

这些情况宁老太想必也是知道的,不过在儿子面前,老太太一个字都不提。

这说明什么,宁建国能不知道么?

姆妈这是舍不得离开这地方,她说过的,自己死都要死在这里的。

但是市政建设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做钉子户没什么好下场。到时候水一断,电一拉,不走也得走。

宁建国一想到这事情,就觉得麻烦的要死。到时候必须好好想想,怎么劝说老太太,让她心甘情愿地离开这个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地方。

————

小梅这边登上回去苏北的火车,宁老太同时坐着出租车被宁建国接回了工人新村。

为了迎接宁老太的到来,宁小北把自己的小房间空了出来,这段时间他都和宁建国睡,老太太一人住一间。

这么一来,原本和丁哲阳父母说好的南京泡汤之旅那就彻底“泡汤”了,毕竟他们父子不能把老太一个人扔家里吧。

宁家人不去,两个赵家的人那自然也不会去,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丁哲阳听说后,还打了电话来问候奶奶,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工人新村拜访,提前祝奶奶新年快乐。宁老太放下电话冲着孙子直眨眼睛,问他这个小丁是谁,倒是很懂礼貌,但是为啥要特意来问候我呢?

“额……”

宁小北正削着苹果,这个问题他也答不上来。

“因为他就是个马屁精啊!”

全程在旁听着的范侠在气得对空气挥拳头,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四眼连奶奶都不放过,电话都追到家里来了,下一步他是不是想搬过来呀?

“还有小黑皮,你怎么总是在我家呢?”

老太太今天眼睛一睁就看到范侠在她儿子家的客厅里,奇怪现在要晚上了这孩子怎么还在这里。他家不是住楼下么?

老太太不知道宁家的客厅等于是附近三家小孩子公用的,故有此问。

宁小北笑得更尴尬了。

范侠的皮还没有那么厚,失落地和宁小北挥了挥手,乖乖回楼下去了。

216室里,赵景闻正坐在桌子边算账,计算器不断发出“归零”“归零”的尖叫声。

看到外甥搭头搭脑地走下来,无聊地打开电视机,一副欠揍的模样。舅舅突然觉得眼前这堆乱麻似得数字也变得稍微生动可爱起来了。

宁老太初来乍到,有些不太习惯。别的不说,首先麻将搭子就没有了,让每天都习惯搓两场“卫生小麻将”的她很不适应。

筒子楼的居民们都喜欢到小区各处的社区活动中心搓麻将,宁老太去过一次,发现里面烟雾缭绕,人声鼎沸,老头和老太挤在一块,乌烟瘴气的,她很不喜欢,就再也没去过了。

于是整个寒假都乪鈖过了快一半了,每天这一家三口,老中青三代就天天窝在家里,大眼瞪小眼。

有时候宁小北自己也受不了这憋闷的氛围,时不时跑到楼下去找范侠打游戏,或是去附近的小花园踢球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