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原来我就是陛下的白月光(108)

作者: 徐成枝 阅读记录

像沈长洲这般行事,实在是不合天家的规矩,定要被台谏轮番说上三天三夜。

太后本是想权当不知情,由着他去。

可这些日子见他如此用心良苦,便想遂了他的愿,既是三书六礼,那自然也得有父母之命,虽说没办法亲自上门去替他提亲,但这道赐婚的懿旨还是能下的。

太后走向案台:“那哀家也就陪他“胡闹”一回。”

李嬷嬷上前替她背墨。

太后提笔写下懿旨,盖上盘龙钮金印,不待墨干就递给李嬷嬷:“能赶在刘尚书之前就最好。”

李嬷嬷接过:“好!刘尚书带着聘礼走不快。”

太后吩咐一旁的大宫女:“晚些派人将东西送到太师府吧。”

大宫女笑着应下。

太后这些日子,特地从库里挑了东西,说是要给沈家女公子添嫁妆,足足挑了二十八箱。

此等殊荣,大昭历任的皇后都从未有过。

那些在宫门口围观的百姓,不约而同的跟着那浩浩荡荡迎亲的队伍,都想瞧瞧是哪家的姑娘能够得天子青眼。

直到迎亲的队伍停在了太师府门前。

人群开始沸腾,宋太师为官中正,加上前些日子宋大公子勇闯安州城,世人无不称其果勇,宋家在百姓口中的风评向来很好。

有人说道:“咱们陛下英勇无双,想来也就宋家的女公子能够与之相配了!”

此言一出,惹的众人纷纷相应。

刘子高还未来得及进去,就见一辆带着盘龙印记的马车停在了一旁。

周围百姓还没有从陛下立宋家女为后的消息里反应过来,就被那辆华盖马车吸引了目光。

看着那车辋上的盘龙印记,人群再度沸腾。

盘龙印,是太后的印记。

只见那华盖马车上,走下来个穿着褐色宫装的中年女子,想来是宫中的嬷嬷。

那嬷嬷仪态端方,丝毫不输临安城的贵妇人,手里拿着卷黄色的帛布。

百姓瞧见那帛布,纷纷垂首。

刘子高瞧见李嬷嬷手里拿着的懿旨,知晓太后的用意,向着李嬷嬷轻轻一揖,侧了侧身,为她让路。

堂屋里。

沈长洲同王芸芝相谈甚欢,两人从四书五经聊到做糕点,又聊到了那平白消失了的古蜀国。

当沈长洲说他年少时游历四方,曾在那古蜀国消失前到过那里后,王芸芝看向他的眼神已经满是毫不遮掩的喜爱。

宋怀山刚开始端着老师架子,不愿参与他们的话题,后来见他们聊的愈发尽兴,想要加入时,自家夫人已经俨然同沈长洲成了忘年挚友,自己倒完全插不上话了。

两人说尽兴了。

沈长洲从袖子里的暗袋中拿出了诏书,正想递给宋怀山,就听见外头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

“皇太后懿旨。”

只见李嬷嬷带着笑,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明晃的懿旨。

宋怀山和王芸芝连带着沈长洲都愣了楞。

宋怀山认得此人是太后身边的李嬷嬷,侍奉太后数十载,深得太后重用。

太后派她来传旨,想来是颇为看重。

沈长洲半尴不尬的将手里的诏书收了回来,胡乱往袖子里塞了塞。

这诏书是他昨夜自个儿写的,虽说此番按照民间的求亲习俗走,可也得要用诏书堵御史台诸位台谏的口。

沈长洲看向李嬷嬷,想这诏书是用不到了。

三人正欲跪下听旨,李嬷嬷赶忙说道:“皇太后口谕,无需跪下听旨。”

三人端端正正的站好。

李嬷嬷视线在沈长洲露在袖口的一角诏书上顿了顿,随即不露痕迹的移开,铺开懿旨,朗声宣读。

“宋太师之女宋婉清温良敦厚,端庄贤淑,蕙心绔质,特指婚于陛下沈长洲,择良辰完婚。”

第54章 再相见

“宋太师之女宋婉清温良敦厚,端庄贤淑,蕙心绔质,特指婚于陛下沈长洲,择良辰完婚。”

李嬷嬷的声音在堂屋内回荡着,久久没有消散。

沈长洲愣了许久,自己此事不合乎礼制,怕台谏连带着母后一块弹劾,所以没有告诉她。

没想到母后下了这道赐婚懿旨。

沈长洲深知太后之意,既有媒妁之言,那也得有父母之命。

母后这是,成全了自己。

沈长洲动容。

李嬷嬷合上懿旨,递给宋怀山。

宋怀山瞧见帛书上尚未干透的墨痕,想来是匆匆写下,尚未来得及晾干就让人送来。

陛下登基后,太后从不干政,鲜少下懿旨,她手上那枚盘龙印像是个价值连城的摆件,细细想来,这道赐婚的懿旨是太后下的唯一一道旨。

宋怀山双手接过懿旨:“有劳嬷嬷。”

心里想着御史台那帮老小子,有的忙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