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球跑后,我吃软饭吃撑了(110)

作者: 酩酊小醉 阅读记录

但用上这种技法的,并不单单只是在那只老鹰身上,就连在羽翼刚满的小鹰身上,也用上了同样的技法,可雕刻出来的感觉却又和老鹰不太一样,在小鹰羽毛上下的刻刀,要相对圆润一点、温柔一点,显出了几分羽毛还没怎么长好的绒毛感,可这刻刀顺着刻刀了尾巴和翅膀尖时,却又一下子变得锐利、锋利起来,仿佛正准备迎着强风出击。

一种技法,却分别在两只不同的鹰上雕刻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还真是太有意思了。

说实话,同样的一种技法,被不同的玉雕师使用,或者是同一玉雕师雕刻不同的题材时,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也并不奇怪,但像是唐小晏这样的,在同一个玉雕作品上使用,还使用得完全不突兀,一刚一柔相互呼应,相当的和谐,还精妙地让这鹰给‘活’起来了,又怎么不能有意思的。

而且说到刚柔相互呼应,张恒生细细再看,却发现并没那么简单。

小鹰的还没完全长齐绒毛的柔软,被羽毛尖迎风的锐利和刚给提亮了,而老鹰呢,看着像是大面积用了刚硬感的粗雕法,刻得格外凶悍、英勇,但在细节处,确实用了十分柔和的精细雕刻。

比如说胸前相对柔软的羽毛,又比如说,在展开的鹰翅下,靠近根部细细羽毛的刻画,再比如说迎风被吹起鹰眼和尖嘴附近的细细茸毛等等,都是采用了极为精细的雕刻法,让老鹰不失气势的同时,又变得更加逼真灵活起来了。

不,说不定老鹰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刚,便是让这些精细刻法的柔给提亮出来的,和小鹰‘以刚衬柔’完全相反,这老鹰是‘用柔来衬刚’啊,真有意思,真的是有意思极了。

仿佛就像是在吃着将好几种馅料在一起的大包子,左啃一口,是鸡肉味的,右边啃一口,是猪肉味的,没啃一口就是新的不同的滋味,竟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越看仔细观察,张恒生便越是着迷了,仿佛只要再多观察一会儿,又能发现新的不同惊喜点,仿佛又能更进一步接触到其手艺人雕刻这作品时的想法。

于是,张恒生这么观察观察着,便有点入迷,有点忘我了,就连现场评委席那边的几个玉雕师前辈喊了好几声,他都没听到,直让那几个前辈诧异地对视了一眼,心中的好奇感便更胜了,都在想着张恒生为啥看了那么久,有那么忘我的程度吗?

越是这么想着,他们便更好奇起来了,忍了忍,他们便再也忍不了,和张导说了一声,便也相继走上了台去了,看看究竟是因为些什么让张恒生看得这么入迷了?

好几位前辈忽然出现自己身边,可是将张恒生给吓了一大跳,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看忘我了,脸上不由得就浮起了好些不好意思的红晕来了,连连‘咳咳’两声,这才尴尬地将自己的发现给说了,表示唐小晏的雕工用法相当的不错。

“何止雕工不错,就连在玉石设计感上很不错,听说这块玉石是小顾总选的?那我们就先不评价选玉石的眼光好了,就单单说设计的安排上,唐丫头,你是特意安排比较通透一边,雕成小鹰的吧,而老鹰,则是用比较润、大片白色底色的玉石来雕刻对吧?”

“而且最妙的地方还是这老鹰背上和下腹部的色块,还小鹰两侧羽翼色块等等,都巧妙地借用了玉石玉带由深到浅的渐变,将羽毛层次变得更丰富、更饱满了,而整块玉石最透亮的地方,便是小鹰的眼睛吧,清澈得仿佛能能倒映出穷天。”

两位玉雕师评委相继这么说道,他们比张恒生的眼力更尖,一下就看出了唐小晏的目的来了。

唐小晏听罢,也没隐瞒,佩服地点点头,便承认了评委们都没说错,他们都说对了。

“没错,这渐变的色块,确实是我特意花了心思调整的,你们看到你老鹰不是腾飞起来,离地了吗?原来我的设计里是没打算让老鹰腾飞起来的,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话,位置就不太够了,所以将灵机一动,就将老鹰的姿势给改了,改成了腾地振飞翅膀的姿势,雕出来刚好就和色块渐变层的位置合上,效果竟比我最初预计的还要好。”

“而小鹰那双极为透彻的眼睛,也是刚好碰巧,这玉石买来后,让我发现了这最为透彻的一点,便让我雕成小鹰的眼睛了,可是刚刚好。”

只是唐小晏这话说得轻松,可又有多少个人能发现这最为透彻的一点,又有多少个人能稍微调整了一下老鹰的姿势,就能调整得这么恰到好处的?就不用说那些刚柔并济,精中带妙的雕刻手法了。

而这些,往往就是玉雕师们的分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