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生活系统(56)+番外

作者: 孙家小娘 阅读记录

这可是纯白面,掉下去一个她都得心疼的不得了。

林晓敏无语地看了眼自己娘亲,什么都做好了,现在考虑这个问题未免太晚了些。

马招娣被闺女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明白这是自己在杞人忧天,将烧饼贴在铁饼上,林晓敏站在一边控制炉子,马招娣继续和面揉烧饼。

再过一会儿,逛街的人也都该上来了,到时候在现打烧饼怕是来不及,因此要提前做准备。

第39章

烧饼出炉第一锅,首先是守在摊子边儿的客人吃上了,热腾腾的烧饼还有点烫手,客人不停的换手拿,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上去。

芝麻与饼的味道在口中迸发出来,这并非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美味,不精致,但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满足感。

客人举着烧饼满意地走了,因为是死面,烧饼很顶饿,这样一个烧饼,普通女子就已经足够吃饱了,男子也能吃个半饱。

送走了守在摊上的客人,林晓敏又去给周婶送去。

吴家的杂货铺此时正是最忙的时候,他家的杂货铺不仅自己卖,还会批发给一些货郎货物,这个时间勤劳的货郎就来进货了。

货郎们有些是常客,并不会次次给钱,要赊账,吴掌柜手里拿着一个账本子,正在记着什么,周婶子在为人介绍货物。

“婶子,您的烧饼给您放哪儿啊?”林晓敏大声问,杂货铺里有点乱,声音小了周婶子听不见。

周氏转头看眼林晓敏,顾不得多寒暄:“先给你吴叔,你吴叔知道放在哪。”

于是林晓敏就将抱着烧饼的油纸给了吴掌柜,吴掌柜与周婶子一样,也是有些胖胖的,他慈祥地看了眼林晓敏,接过她手中的烧饼。

“挺好,我就好这一口,你们来了我就不用往城南跑了,你婶子给钱了没有啊?”

林晓敏看自家摊子边又来了两个人,急忙道:“给过了,我先走了啊,叔。”

说着就急急忙忙往自家摊子那里跑,吴叔笑着摇摇头,被周婶子看见:“刚才老张的账你记好了没有?,”

太阳升起来,县城外渐渐的泛起了一股清晨的雾,空气是微凉的,街上却热闹的紧。

德兴县相较于其他县城要更大一些,也更加繁荣,在上个朝代,德兴县还是德兴郡呢,整个德兴县被雎河分成南北两部分,城南城北之间的交互往来靠中间的桥。

这样的桥在德兴县足足有五座,整个德兴县的商业也都是伴随着这五座桥运行的,其中以中间的五月桥为最,以五月桥为中心,有一条横贯南北的大道,可以直接走到城门处。

马招娣临的这条桥名字叫做风沟桥,与五月桥相隔并不算远,也算是繁荣,因此租金收的也昂贵。

马招娣运气好,上一任租这个位置的,开的是一家胭脂水粉店小摊,是一个货郎开的,这货郎走街串巷许多年,年纪见长,攒下一些银钱租了一个小摊,不再过那终日奔波劳累的日子。

可惜计划的很好,只干了不到两个月就关门大吉了,还赔上了一些本钱,如今又回去做货郎了。

德兴县繁荣,商业发展的也快,彼此之间的竞争也相对激烈,尤其是胭脂水粉这种利润比较大的商品。

走街串巷时没有固定的摊位费,也不用去衙门登记造册交费,卖的时候自然就能便宜些,也能多挣一些,但是有了固定的摊位,难度自然就上升了。

买吃食的也不少,林晓敏就在桥的那头看到了一家卖包子的,不过人家是固定的包子铺,不是像她家这样的小摊。

第一天开张,有不少人过来询问价钱,马招娣卖的跟城南那家烧饼摊子价钱一样,多了点花式就是可以加芝麻和卤豆腐皮。

两样都不贵,都是半文钱,如今已经有芝麻油,芝麻的价格并不便宜,马招娣当初还不愿意买,是林晓敏极力劝说的。

用的理由是虽然芝麻卖的昂贵,但是它不称重,一把干芝麻,可能还不到二两重。

烧饼本来就有一股独特的炙烤风味,再加上芝麻,芝麻经过火烤变得更香,味道十分不错。

卤豆腐皮相对而言就比较平庸,与专门卖卤货铺子里的卤豆腐皮略微有些逊色,但是它便宜啊,一块儿只要半文钱。

要一份全套的烧饼,也不过是三文钱罢了,三文钱能买到一个纯白面的烧饼,上面有香喷喷的芝麻,里面还能加一块儿够味儿的卤豆腐皮,性价比相当不错。

要知道对面的包子,素的还要一文半,荤的要两文,而所谓的荤包子,里面只是有些许肉腥罢了,并非纯肉包子。

新摊子第一天开业,再加上性价比也还行。大家都尝个新鲜,生意很是火爆,马招娣本来生疏的动作都变得利索起来,她负责揉饼贴饼,林晓敏负责不停旋转三脚架,使烧饼受热均匀,再加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