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37)

作者: 淡窗 阅读记录

“咱们这次完成的援非项目,是工业部委派的任务,省工业厅承接下来,由咱们厂出色完成。今天机器出厂,获得了省里的认可,等到设备在非洲顺利安装调试,投入使用,国家也会知道咱们厂的生产能力。到时候,咱们厂就会全国知名,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任务重、难度大的项目来找咱们厂。这当然是好事,也是一种挑战。”

两位领导很认真地听了尹从南的开场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咱们最近为了赶进度,先后都是同时上马两个项目。这对咱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压力了。”

回想当初刚刚接到援非项目时,大家还都在为赶工期而愁云惨雾,尹从南一句话,就勾起了两位领导的回忆。

“后来经过我们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的群策群力,还有领导的正确指挥,我们终于赶在工期前完成了全部设备制造。可如果再有一个项目,也赶在同一时间呢?咱们怎么办?”

问题一出,两位领导互相对视一眼,然后李瀚开口道,“这种问题以前也出现过。如果不是像援非项目这样没办法拒绝的任务,我们保险起见,是不会接没有把握完成的工作的。”

马国胜也点点头,“确实。我们当然也想接更多的项目,给厂里带来更多的效益,可是我们不能超负荷生产啊,工人也受不了。”

尹从南说,“是的,让工人们超负荷工作,是不可行的。尤其我们厂,以铆焊车间为中心。据我所知,无论是哪里的工厂,高级别的焊工和铆工,都是非常稀缺的。咱们厂赵工这样的八级焊工,就只有一位,高级技师也就只有高工一个人。遇到疑难项目,只能他们两位带头,而且也只能负责一个项目。其他的工人想要顶上,多多少少还要再等几年。”

两位领导先是皱着眉头思考尹从南提出的问题,继而又带着好奇看向他,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

“工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是肉身子不是铁打的。”尹从南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他看着两位领导的眼睛说,“但是机器不会。我想跟厂里建议,购置一套先进的工艺装备。”

马国胜和李瀚似乎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二人面面相觑。马国胜说,“我们厂现在使用的工艺装备虽然不能说是目前最新的,但也和新的装备大同小异,购置新装备,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生产力吧。”

“我们跟国内最先进的工艺装备,确实相差无几,我想说的是,咱们购买进口装备。”

“进口?”两位领导几乎异口同声。

“对。”

在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后,两个人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又交换了个眼神。

马国胜迟疑着说,“这……我还没有研究过。我对国外的工艺装备也不是特别了解。老李,你有了解过吗?”

李瀚也很为难,嘬了半天后牙,摇了摇头,“我只听说过国外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很高。生产效率,应该也很高。”

尹从南点头,“是的。他们有适用于各种场合的自动焊机,还有各种精冲设备,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

马国胜说,“我们肯定是不如小尹你了解。你有具体的资料吗?”

尹从南把打开的文件夹向两个人稍稍推了一下,“这里有一些我认为可以购置的设备名称和简介,适用场合我也写上了。具体价格写了一个区间,主要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机器价格会有些差异。”

李瀚拿起文件夹,当然是先看了价格,然后又递给马国胜。

“成本很高啊。”马国胜把文件夹放回茶几,脸色越来越难看。

尹从南知道,他们有很多顾虑,如果自己不再推一把的话,估计两位领导是不会同意购置新装备的。他把文件夹拉过来,翻到了最后几页。

“这里是我拟定的一份数据化模型,利用我们厂目前生产情况的一些参数,和运用新设备之后的一些参数,可以推算出收回成本所需的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百分比。购置新设备的成本,在稳步、合理的经营下,不会消耗很长时间,就可以被覆盖,而后续的效益却非常可观。”

两位领导,谁都没有去碰那个数据化模型,他们知道,自己一时半刻也看不明白。最主要的是,他们不想驳了尹从南的面子。

其实,不用看那个数据化模型,也能知道,购置先进设备,对提高生产必然是有好处的。可是投入大成本,就意味着冒险。谁愿意做那个拖着全厂去冒险的人呢?

“小尹,”马国胜开口了,“你这个模型有点复杂啊,你得给我们老同志一些时间,慢慢消化一下。还有你这些资料,我们也得好好研究研究。你的建议我们听到了,感谢你为厂里出谋划策。真是年轻人,有想法!”

上一篇:冬末·初春 下一篇:一起走到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