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159)

作者: 淡窗 阅读记录

“我家的钥匙,没事帮我回去看一眼。”

“没问题!”叶凯伸出他长长的胳膊,接过了那串钥匙,“交给我吧。”

回到轻机厂后,叶凯依旧进了铆焊车间,做回铆工。但其实,马国胜和李瀚早有决定。受到当年叶凯和尹从南的推动,厂子这几年在引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生产、争取更多订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效。现有的生产规模,已经快要满足不了订单需求了。于是,厂里决定,建立铆焊二车间。只等叶凯一回来,就让他去做车间主任,主管生产和技术,把精工车间的主任调过去,做书记。这两个年龄相当的人搭班子,做起事情来一定更加得心应手。

很快,铆焊二车间就成立了。高俊友、任浩光、赵永宝、杨晓慧等,都跟着叶凯去了二车间。这时候杨晓慧和赵永宝早就成了三级工。杨晓慧更是如她自己所说,成为了厂子里唯一一名女三级焊工。高工因为即将退休,做了技术监督,不再做具体工作了。

二车间的大伙儿同心同德,很快业绩就超了原来的铆焊车间。只不过现在叶凯与王栋平级,再也没人敢找他麻烦了。

几年后,马国胜和李瀚纷纷退休,退居二线,调任来了两位新领导。厂子的经营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叶凯和尹从南聊了厂里的情况,尹从南表示,这不是一个厂的问题,很多工厂现在都遭遇着困难。

心情不好的时候,叶凯就去尹从南家二楼的书房坐坐,偶尔帮他打扫打扫,甚至自己在旁边的小公园打一会儿篮球。这天,他又在打篮球,跳投之后,球打在篮板上,反弹了出去。他一回头,球被人捡了起来。那人一抬头,给了叶凯一个惊喜。

“你怎么回来了?!”

尹从南转着手里的球说,“想你们了,回来看看。听见球场有打球的声音,就过来碰碰运气。还真是你。”

叶凯走到他面前,拿过他手里的球,“累了吧,快回去。我刚做了壶开水。”

两人在书房坐定,把最近的情况聊了聊。尹从南说,“其实我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廖书记也要退休了,辛叔说需要个帮手,就给上级打了报告,希望能把我从研究院调回来。”

“能吗?”

尹从南说,“问题不大。”

“那太好了!你能回来,我也有个能商量事情的人了。现在这两位新领导,比马书记和李厂长还保守,我看他们压根没想在厂里久留。平平安安度过这几年,到时候这个级别的养老金一拿,厂子死活,和他们什么关系。”

尹从南当然知道这样的事情很多,可仅凭他俩能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叶凯忽然说,“我想出来单干。”

一年之后,尹从南调回了研究所,而叶凯也真如他所说,出来单干了。任浩光他们想要和他一起,却被拒绝了。叶凯认为现在还不稳定,等他做出些名堂,大家再跟他干也不晚。叶凯将这些年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从租设备,干小活儿开始,一点点积累客户,慢慢拥有了自己第一个小厂房,买了第一台切割机。

而大厂不愿意接的难活儿急活儿,叶凯也都接下来,有时甚至要请高工、赵工这些老师傅出马,一起完成。任浩光是第一个辞职帮叶凯的。叶凯这才发现,任浩光的贫嘴,竟然在谈生意上能发挥特殊功能,他也确实不辞辛苦,跑来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订单。

叶凯的小公司做得如火如荼、发展迅速,当年和他关系好的几名工人都已经辞职,加入了叶凯的队伍。而另一边,下岗潮来了。虽然轻机厂不是被波及最严重的厂子,还能勉强维持经营,却也难逃这股大潮。还是有一大批职工下岗了。

老领导马国胜和李瀚,心系工厂,亲自来找叶凯,希望他能多多接收厂子里的下岗职工。可是,叶凯这个小公司,毕竟体量有限,难以招纳这么多人。最后他不得已去拜托了尹从南。

尹从南因为工作的关系,和省市里很多国营私营企业都有合作,他亲自奔赴几个效益不错的企业,尽量帮忙给下岗职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艰难时期,持续了五六年,才逐渐好转。

到了2000年左右,经历了艰难的工业转型期,叶凯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因为主要职工都来自以前的轻机厂,他的企业甚至被当地人叫做“小轻机”。

另一方面,尹从南带领研究所,研发了许多新型设备,所有的样机都由叶凯的企业免费为他们制造,也是叶凯率先将这些新型设备推荐给许多制造行业的公司。

一天任浩光突然冲进叶凯的办公室,看到尹从南也在,高兴地跟他们说,“跟德国的那个合作项目,谈成了!”

上一篇:冬末·初春 下一篇:一起走到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