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爷竟是我同桌(清穿)(90)

作者: 谦谦意 阅读记录

乐臻都忍不住替她捏了把汗,还好,这姑娘看着瘦瘦弱弱,力气倒是不小,只一次便将那硬弓拉满了。

第二项,舞大刀。莫意如深吸一口气,选了二号——一百斤的大刀。

按要求,试刀者需左右上下舞刀,乐臻轻易就能看出,她是半点刀法都不懂的,就是上下左右随便舞。可能是怕舞的时间不够不算她过,莫意如还举着刀多舞了一会儿,直到考官忍不住叫停。

不懂武功,看来这就是单纯的力气大了。乐臻有点好奇,前两项射箭她是怎么过关的呢?没学过刀,就学过射箭?可惜当时考生太多了,她也没注意莫意如是怎么通过的。

至少证明这力气是没啥问题的,舞刀也没规定必须得怎么舞,考官自然只能算她通过。

最后一项便是抬石,毫无疑问的,莫意如选了头号——三百斤的大石块。考生要把石块抬到胸腹位置,再借助腹力将石块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即“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这一次,莫意如完成得略吃力些,翻了一次后,停了一会儿,她才深吸一口气,一鼓作气翻了两次。成功使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后,莫意如看考官点头,便直接抛下了石块。

至此,“技勇”三项正式考核完毕。

武举只剩第三场——也就是所谓内场,文试。

有关文试是否降低难度,乐臻和康熙商讨了很久,几次差点吵起来。

乐臻以为,这些都是可以后面补上的,头两届科举这些姑娘能来参加都很不错了。现在也没有什么专门的女子学堂,大部分都是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来的,就她知道的就有不少离家出走的、为此和家里闹翻的、走投无路的……

女子想读书识字何其困难,家境好的人家大多是因为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肯让女儿读书,只些须认得几个字,能看明白账本、能管家便足够了。穷苦人家自然更没可能让女孩子读书了,不卖掉不遗弃都算是好的。

她主张降低难度,康熙却不肯。说到底,科举是为国家选人才,又不是慈善堂做慈善来的。只给女子降低难度,就算她们考上了也会被人诟病,难以服众。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会有这些问题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不光是女子这边,文试在男子武举那也是一大难题,不知多少人外场成绩极佳,内场始终无法通过。

如今的一策二论已然是降低难度后的结果了,再降低难度,最后难道还要走老路,逐渐演变成清朝后期随便几百字就能过的□□吗?那和不考有什么区别。

最终结果显而易见,文试难度不变,乐臻只能默默祈祷,希望考生们能顺利通过了。

包括莫意如在内的所有考生,不管通过还是没通过考核的,都在外场考核结束后收到了乐臻派人送去的两吊铜钱,算是这次会试过于匆忙、安排不周的致歉。

乐臻也无所谓会不会被说是收买人心了,反正她也确实是。

翌日,武举第三场,文试,正式开始。

第47章 女子学堂

一策二论, 顾名思义,策就是现代的问答题,论差不多就是议论文。和现代不同的就是, 考生都得用文言文作答, 而且这些问题都是根据兵法和四书来的。

作为主考官,乐臻并未下场巡视,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考生看到她过于激动或紧张,影响考试成绩, 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避嫌。

考试结束, 看到考卷时,乐臻一点也不意外地看到有几十份全然空白一个字没有的考卷,还有努力写了然而和兵法四书半点关系也没有的……总之什么样的都有。

完全在她意料之中, 乐臻没再看下去,将这些交由专人批阅。转头给所有过了外场的递了信, 请她们不论考的如何都等上一等。

不论文武考生数量都很有限, 批改考卷也就用不了多少时间。放榜的日子来得很快,结果也同乐臻预料得相差无几。

不论文武,那些大家族的庶出姑娘都不出意外的榜上有名,排名有前有后, 但都还算不错。到底是大家女, 家族资源深厚,自然也能识字读书。乐臻眼熟的那个赵双儿和莫意如竟都过了武举,也是十分难得。

当然, 通过文举的汉人女子更多,毕竟此次文举考核已经没有了八股文,考题相对灵活一些。再加上, 能来这场会试的,除了京城本地人是真不需要什么成本,其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都不算容易。

没什么真才实学就往京城跑,成本未免太大。

不过,即便改制,科举的难度也并未降下太多,名落孙山的自然不会少。乐臻直接给所有过了武举外场和文举落榜但考卷答得还算可以那部分人递了帖子,请她们到乐府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