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楚河记事(418)+番外

她们不由心想,这家里的那俩大老爷们儿,可太不中用了呜呜呜……

……

这么快就随军?

楚河不乐意。

“我都想好了,这两天把鸡红烧了,再配上几碗白米饭,多香啊!”

赵秀花脸色已经开始狰狞了——白米饭!

地主家也没有这个吃法的!

再不走,家里最后恐怕一个红薯干都剩不下来。

可楚河压根儿不看她的脸色,还惆怅的叹了口气:“再说了,说随军就随军,哪来的路费呢?”

你特么——

一家子人都要跳脚——

打人,再索要赔偿,这不就是楚河的饭前项目吗?

如今陆陆续续已经从家里捞了七百多块钱了。

这会儿还说没钱?!

你这是要把老家人最后一滴血汗钱都搜刮干净啊!

赵秀花咬牙切齿:“我……再给你20!”

楚河抬起眼角轻飘飘扫了她一眼:“明天家里没肉吃了,你们再要交赎金的话,得翻两倍。”

20块钱车票都不够买的。

她可是励志要把时岁丰给家里面的钱都捞回来呢——简而言之,寄钱孝敬老人可以寄,但是钱被这么用,不行。

楚家俩大老爷们儿很识时务,一把揪住了亲妈的袖子:“妈,让弟妹去随军吧。”

语气哽咽的好想哭出声来。

真的。

铜皮铁骨也再也经不起打了。

每天回家就仿佛坐牢,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要时不时被暴打,夜里睡觉都不敢安稳……

这日子真没法过了呀。

给钱就给钱吧,就当小三没往家里寄过钱。

……

楚河心里却自有一笔账单。

时岁丰寄过来一千三四百块钱,家里起了个青砖大瓦房,就花去400块。

剩下1000,彩礼两百,结婚当天给了50,楚河又要走725……

其实也算是差不多了。

但是,她就是想让赵秀花明白,送走她也是不容易的。

这不——

“200块。钱到手我就去部队。”

……

这笔钱,赵秀花在咬牙之后迅速给了。

真的,他们一家老小被折磨的如今一分一秒都拖不下去了。

甚至楚河还没走,她已经在村里宣扬自己是如何当一个好婆婆,如何主动送儿媳妇去随军的。

倒是大侄子和大侄女十分难过。

他们总共学手艺也才不到半个月,再天资聪颖,这又能学到什么呢?

学不到手艺,姑带着他们还要浪费粮食,他们肯定就去不成部队……这可怎么办呢?

大侄子擦擦眼泪,跑去找正在收拾东西的楚河:“姑,我会在家学手艺的,你要说话算话,来带我走。”

大侄女儿也眼泪巴巴的看着:“姑,我很快就学会做衣服了……”

这倒不是假话,做衣服又不是设计衣服,这年头的衣服宽宽大大的,线条整齐,针脚平整,结实,这就算是做衣服了。

大侄女从小干力气活,手上有劲儿,不管是划线还是裁剪都很是稳当。

更别提当年她也是上过两年学的,尺寸就把握的特别好,倘若楚河再多留一星期,菊花婶手里的衣服他都要帮忙正式裁剪开工了。

但是……

小姑的婆婆都说了,明天一大早就去市里头坐车,他们也拍电报讲了。

肯定是等不及了。

楚河看着自己打包的一些零碎——除了那些肉啊,钱啊,这家还真没什么打包的。

换洗衣服就那么两身,还都是破破烂烂的,别的也没了。

她丢开手:“我也在琢磨呢,是这回就把你们带走,还是等你们练好手艺了再带。”

她这么一说,大侄女反而擦擦眼泪:“不行,姑,我不能现在就去。我答应了菊花婶以后两年工资给她,总不能咱自己不学了,就不当回事儿。”

更何况,去了部队,哪儿还能再找一个人教自己手艺呢?

姑父还不知道听不听姑父的话,可不能去白吃人家的粮食。

“菊花婶儿做衣服又快又好,还会绣花打版,我一定要学会,到时候给姑做新衣服。”

绣花她是不指望学出什么来,但是打版,菊花婶家饥荒之前祖上还做过服装生意,说这门儿功夫是服装行业里顶顶重要的一门,她一定要学会!

大丫都这么说,大蛋想了想:“姑,那我也留下。”

“不然大妹一个人在家,我怕奶把她卖了。”

“队长家婶婶手艺真的好,我也一定要好好学,我想当国营饭店的大厨。”

想想,国营饭店的大厨在家给自己做饭,多美呀!

楚河瞬间便将摇摆不定的心扶稳了。

“那行,你们好好学,啥时候学成了,发电报给我,我肯定来接你们。”

说着从兜里摸出十张大团结,一人分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