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抢了状元的系统后我只好给他当爸爸(74)

能把一个差点掉进钱眼的学生,教得体恤民情,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呢!

想了想,方一茗还是给皇帝也写了封信。她记得在大唐时代,四方来朝,其实进贡了不少东西,很多粮食蔬果和调料作物都是在这个时期引进的,也有一些当时未曾被人注意,到宋明时代才开始推广,并不代表这个时期就没有出现过。

拿山药事件作为引子,这种高产薯类植物又不止一种,告知皇帝,让皇家去搜集这类作物,总好过民间慢慢发掘,若是能早些找到这几种作物,也能让百姓们少挨饿,免得再出现旱灾水灾时饿殍遍地的惨状。

说到底,这一功,还是要记载小裴同学头上啊!

皇帝收到信的时候,平安县的县试也正式发榜,果不其然,裴澄宇同学荣登榜首,成了这一届的童生案首,不知有多少人艳羡,多少人惊叹,多少人……后悔。

如裴六爷,简直想把那不肖子的名字从榜上抠下去,那明晃晃的三个字高挂在榜首,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

在裴家十多年不学无术的败家子,一朝被赶出家门,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就高中案首,这脸,真痛。

第三十六章 金玉羹(下) 俗名谩自呼……

童生试的案首, 基本上等于秀才预备。在南山书院的学子里,秀才虽然也不少,但这么年轻且只读了一年多书就考上的, 裴澄宇还是第一个。

一大早招财进宝就跑去看榜,看完就跑回来报信, 除了裴澄宇之外, 招财进宝考上了两个, 方苞和方靖,虽然排名都比较靠后,但也算是吊车尾过关, 有了童生资格,若是下一次府试能过,也能成为秀才。

方肇和方材就差了一点,方一茗安慰了他们一番,让他们下科再考也无妨,有裴澄宇和方靖方苞做榜样,他们只沮丧了一小会儿,就又高兴起来,想到这次考试前他们把自己攒下的零花钱都压在了裴澄宇身上, 就算自己没考上,也能发笔小财。

方靖甚至大方地拍着胸脯说:“没有小裴就没有我今日, 这次来报喜的赏钱就由我出了,你们都别跟我抢啊!”

裴澄宇笑道:“放心, 这个绝对没人跟你抢的!”

眼见他们笑闹成一团, 考上的不骄,落榜的不燥,方一茗也很是欣慰。从什么规矩都不懂的小乞儿, 到如今知书识礼似模似样的读书人,还不能说明自己教的好吗?想必过了今日,南山书院的名气又得拔高一截。

方一茗:“小科,你看,当老师比当娘子有成就感吧!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能不能被人看到,都得看别人的脸色。像我现在这样,做他们的老师,让这些成功人士都恭恭敬敬喊我老师,啧……这感觉……”

科举系统:“是是是,像宿主大人这样思路清奇独树一帜的,的确是高……人!”

“阿嚏!”方一茗:“我怀疑你在腹诽我……”

科举系统:“我没有,不是我,应该是别人。”

“别人?”方一茗十分疑惑:“像我这么积德行善、教书育人的好老师,还会有人说我吗?”

“有……”科举系统若能翻白眼,一定已经翻成纯白色了,“你就没发现,该来你们书院报喜的人,到现在还没来吗?”

“呃……对哦!”方一茗突然回过神来,按理说,在发榜的同时,县衙那些衙差和一些打杂的役工就会抢着出来报喜,第一个报喜的人得到的喜钱肯定最多,而裴澄宇作为案首,肯定是大家抢着报喜的对象,如今去看榜的招财进宝都已经回来了好一阵,报喜的差役居然还没到。

“难道那些衙差不知道我们书院的地址?这不对啊!”

给裴澄宇和招财进宝报名的时候,户籍和报喜地址留的都是南山书院,若是在一年前,或许还会有人不知道这里的地址,可在这一年里,不光是渊楼扬名京城,南山书院也跟着因为速记班和开蒙班引来了不少关注,不光是十里八乡的,连京城方圆五百里之内,都有不少人家将孩童送来这里开蒙,就盼着也能像裴澄宇一样,一鸣惊人,培养出几个神童来。

为此,方一茗还特地出钱重新给书院修了路。虽说这会儿她还没能研发出铺路神器的“水泥”来,但方夫人有钱有地啊,方一茗虽然记不得水泥的方子,却也听说过石头城的传说,用糯米汁和砂浆青石板铺路的效果也不亚于水泥,就是成本高了点,好在距离不算长,从书院所在的山庄到通往京城的官道主路也就二三里路,铺成的青石板路足有五丈宽,并排跑马车都没问题。

方一茗还在官道路口安置了通往南山书院的路标,就是为了方便各地前来求学的学子们。书院要扩张,招生招老师,这路要是修不好找不到地方,什么都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