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赶海养家糊口(女尊)(25)

作者: 阿茶家的茶 阅读记录

老村长见话题越扯越远,眉心一抽:“行了!今天谈的是正事,别的事回自己家说去!”在“自己家”三个字上特意加重。

张风脸色一变,顿时没声了,其实她就是见不得张方那个吃里扒外的家伙过得好,这才拐着弯的找毛病挑刺。

老村长借机把先前在海珍家商议好的协议跟大家说了。

“有句话跟你们说在前头,这淡菜的规格必须严谨,不能有一粒沙子,说是几成干就要弄成几成干,出了问题发现一次退回重做,发现两次收购价减半,发现三次取消该户的淡菜份额,你家不乐意认真做,有的是人愿意分你家的份额。”

这一点也是先前四姓长辈说好的,他们这门生意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不能只看眼前的小头小利,砸了自家的招牌。

其他人不管看没看透着其中的深意,一听份额分给别人家,顿时警惕的扭头四望,好像别人都盯着要从他们家做的淡菜里挑沙子似的,哪还敢反对啊。

说完前面几条规定,又说了统一出售,最后老村长提了要将一年收入的三成扣给海珍的事。

前几条自然没有什么人置喙,毕竟有钱赚,卖给谁不是卖,统一出售还省了他们自己往出运输的损耗呢,而来村里收货的人只会跟老村长交易,他们想私自联系人家也不见得愿意收。

可最后一条要给海珍钱的事倒是有人反对了。

这也在海珍的意料之中,钱财动人心啊。

“行了,这件事不是和你们商量,而是就这么定了。”李婆沉着脸。

反对的小辈面对李婆的冷脸,瞬间就没声了。

海珍诧异的看着李婆,她没想到这个看着仅仅只是有些严肃的老人,在村子里竟然这么有威信。

秦玼性格使然,对山礁村的人际关系摸得最透,见状悄声道:“李婆曾经服过兵役,而且听说年轻的时候杀过来村里劫掠的山匪,在村子里很有威望,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存在。”

还不等海珍下一句话,秦玼又好像听到其心里的疑惑一般道:“多年前海难,李婆母亲过世,是老村长拼了性命才把尸体带回来的。”

海珍舒了口气,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渔村竟然发生过这么多复杂的事,恩怨情仇,扯不断理还乱啊,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是一个社会啊。

可海珍却不知道,向来敏锐的她这次却在秦玼这翻了车,当初系统说错一句话就让她心里七转八弯,恨不得一句句套话挖个底掉,可是放在秦玼这,好像一切老谋深算都熄了火。

*

这次村会过后,大家就沸沸扬扬的搞起了淡菜加工工作,每天的一百斤青口,老村长也按照户头排列,每家负责一天,当天结算当天领钱。

青口是一件很神奇的海产品,一年四季都有,因为退潮时间有限,就算全村齐上,还规定了大小规格,就这样也只是肉眼可见的少了一些而已,没有再如以往那样黑压压以一片看着渗人了。

不过就这样疯狂的采收没有几天也被迫终止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可真算得上是一笔大钱了,500斤两家分,120文一斤,海珍就能有3万文入账了,可以准备提亲啦~

阿茶上榜了,要求字数1万,不过我还是会尽量日更3千的,再多就有点困难了,因为家里还有小茶茶要照顾。

大家一定要支持我啊,看的喜欢的朋友尽量收藏一下吧,下次帮我上个更好一点的榜,爱你们,么么哒~红包都给你们准备好了哦~

第012章 秋收共农事

因为秋收到了。

这日天公作美,艳阳高照,陈家一家四口全部出动,扛着收割的农具一脸兴高采烈的准备出门,却在转身的功夫听到了隔壁的开门声。

陈云诧异的转头看着同样背着个巨大的背篓,里面放着柴刀等农具正好出门的海珍。

“你不是把地赁出去了吗?”

还不等海珍说话,陈清就已经猜到她的目的了,面色不禁一沉,埋着头走到陈夫郎身边,得来的张方安慰的摸了摸他的头。

“我没地,就不能去别家帮忙?”

海珍才不肯说,她是早就准备好了,就等隔壁出门,好一起跟上去的,要不然就她这个大路痴,找到秦玼的地恐怕日头都到头顶了。

每年春耕秋收都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也说得明白,这几天是不提供青口的,大家都停止了出海赶海活动,为的就是趁着天气好,全家齐上阵的把“三抢”顺利的过了,这一年才算是安生了。

海珍跟着陈家脚步匆匆的前往地头,山礁村的地都是统一分配的,所在的位置非常聚拢,都在一片,也方便互相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