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是我亲爹(277)

不过很快,林风就反应过来,这个好像得看朝代,前世明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没了宰相,奏章自然是皇帝自己批,而明朝之前,应该就是如他皇爷爷这样。

要不,要宰相是干什么。

林风暴汗,原来明清皇帝那么累,是自找的啊!

当然,在人家明清皇帝眼中,这是加强了中央集权,说不定还乐在其中呢!

就在林风想入非非时,皇帝已经把奏章批了大半,毕竟说皇帝是在批奏章,其实不如说是在看政事堂的汇报。

皇帝坐的有些乏了,就示意停下,站起身来活动活动,林风忙回过神,跟着皇帝站起来。

皇帝对林风说,“跟着朕出去走走。”

于是林风跟着皇帝走出大殿。

皇帝和林风一起走到旁边花园,皇帝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筋骨,问道:“刚才看爷爷批奏章,感觉怎么样?”

林风挠挠头,“其实也挺简单的。”

皇帝听了笑了,“你这孩子倒是实诚,不过确实如此,批个奏章而已,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林风忍不住说:“当然不是难事了,因为都已经让几个宰相批好了,您就写了一个‘日’字。”

“哈哈哈哈,”皇帝听了更乐,“那你这孩子还想朕写什么!”

林风一想也是,几个宰相都批注的很详细了,甚至列举的方案比他想得全面多了,这种情况下,就算想写点别的也写不出来。

“看来只要宰相挑的能干,当皇帝也不用操什么心嘛!”林风感慨了一句。

皇帝听了,点点头,“你这话算是抓住根本了,宰相执掌朝政,若是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良相,善谋善断,自然朝廷政事清明,可若是摊着个草包宰相,就如同先帝那两个,不仅朝廷一团糟,说不定还得累及皇帝和朝廷,所以这选相,一定得慎之又慎。”

林风笑着说:“所以皇爷爷当年慧眼识中冯相,现在朝廷政事清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皇帝得意地笑了,“那是自然。”

林风默默记下当皇帝第一条:选个好宰相,政务外包。

皇帝休息好了,就带着林风回去,接着听刘昫念奏章。

刘昫正念着,一个内侍匆匆走来。

“陛下,秦将军和赵将军求见。”

皇帝不解,“他们两个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内侍禀报:“两位将军好像因为什么争吵起来,想进宫求陛下评理。”

皇帝一听来了兴致,“让他们进来。”

很快,内侍出去,带着两个将军进来。

这两个将军林风在枢密院都见过,是城外西郊大营的两个将军,两人管着同一支军,却经常因为意见不合争吵,吵得厉害时,甚至会闹到御前。

今儿,应该就是这个情况。

果然,两个老将军一进殿,没说两句,就争吵起来,然后拉着对方找皇帝评理。

皇帝也没有不耐烦,听着两人陈谷子烂芝麻说了一堆,皇帝也知道两人没什么大事,就开始和稀泥,这劝一句那劝一句,劝了大半个时辰,两人终于不吵了,皇帝就让两人回去了。

等两人走后,皇帝也说得口干舌燥,也没力气再听奏章了,就让刘昫先回去,下午再来。

刘昫一走,林风忙端着茶水,让他皇爷爷歇歇。

皇帝大口喝了几口水,这才缓过来,笑着骂,“这两老东西真有精神,吵架半个时辰都不带累的,反而把朕这个劝架的累个够呛。”

林风不由问:“我以前在枢密院,也听他俩常常吵架,他俩到底有什么恩怨,怎么经常吵吵闹闹?”

“也算不上什么恩怨,不过是早年打仗相互不服气,就经常吵,后来吵习惯了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事。”皇帝不在意地说。

林风听了点点头,“既然他们俩有些不合,为什么驻扎还派他们俩一起,换个人不好么,省得他俩天天在一起吵。”

皇帝笑着摇摇头,“不,他俩在一起恰恰好。”

皇帝摸摸林风的头,“军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军队是个很容易抱团的地方,将士一起出生入死,荣宠与共,很容易生出袍泽之情,这种抱团有利也有弊,打仗时,自然更容易劲往一处用,是好事,可不打仗了,就容易尾大不掉,是祸事,所以要想掌好兵权,就得心中有数。”

林风听了点点头,很是受教。

林风默默记下当皇帝第二条,熟悉军务,掌好兵权。

下午,皇帝又接着带林风处理各种政务、军务上的事。

一天下来,林风筋疲力尽的回到自己寝宫,眼中却难掩兴奋。

林风突然发现,只要能握住兵权,其他的,好像也没那么难。

正好这时和凝过来,林风就和和凝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