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局者迷(10)+番外

作者: 郭予习 阅读记录

按着高瞻说得想法和提得要求,袁祝在本上做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计划,她握着钢笔写字,一勾一抹之间笔锋犀利。高瞻推了推眼镜,“字写得不错啊,练过书法?”

“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都还给老师了。咳,现在谁还总写字儿啊,像我这种还总用钢笔的估计是老古板了。”袁祝随口应着。

高瞻推眼镜笑了笑,他似乎也算是一个“老古板”。在越来越多同行选择用各类软件建模的时代,他的事务所还坚持在软件建模的同时,做超大尺寸建筑模型和环境模型,并且建筑外观的方案调整全部要在模型上做模拟之后才可以确定。事务所小小的储藏间里从地面到天花板堆满了这十年做废的模型。高瞻自己也听说因为常常有实习生连续加班加点、点灯熬油,不过只是为了修改大尺寸模型上几十个毫米大小的部件,所以有离职的实习生劝告学弟学妹,如果没有超人一样的钢铁之躯,千万不要来远瞩实习。

不过,无论高瞻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他对做模型这件事是很固执的。高瞻的观点是建筑不是存在于效果图或者照片里的艺术品,建筑作为立体地、真实地存在于人生活中的实体,既然介入了人的生活,就必须与人、与环境共生,实现和谐。

袁祝还在埋头奋笔疾书。高瞻突然发现袁祝右侧太阳穴上,发际线附近有一道不太明显但延伸到头发里的疤痕。正当高瞻想开口问问袁祝这道疤是怎么来得的时候,袁祝撂下钢笔,抬头问高瞻,“高老师,按您说得,那一套十二件的小尺寸模型我去问吴子涵和徐文文要就行了?”

“对。小尺寸的他们做得就行了。重点大尺寸的两套主要作品你去找胡亚仓。”

说到了模型,高瞻又提了好几条要求,袁祝又提笔开始做记录。

等高瞻和袁祝讨论完所有的内容,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没吃午饭的高瞻终于有了强烈的饥饿感,正当他想问袁祝要不要点个简餐的时候,袁祝先开口,说她晚上约了同学要先走,于是高瞻作罢,和袁祝一起出了咖啡店。咖啡店外,袁祝发现高瞻好像没有开车,于是试探性地问,“您没开车呀?”

“嗯。没开。”

“那您去哪儿?要不我捎您一路?”

“你方便么?”

“看您去哪儿呗。外面这么大风。”袁祝缩了缩脖子,恨不得把整张脸都埋进围巾里。

高瞻被袁祝的样子逗笑了,“荷清苑知道吗?”

“就是这儿北边荷清路上的那个荷清苑?”

“嗯,对。”

“没问题。正好顺路。”其实并不算十分顺路,但是话都说出去了,袁祝通常说到做到。

高瞻一米八多的身高在polo的副驾驶显得有些拥挤和局促。

袁祝示意高瞻把座位挪到舒服点儿的位置,然后边在路口调头边询问高瞻具体要把他送到荷清路上还是小区里面。

“都行。小区里也行。我父母家住那,我老爹原来是清华的老师。”

高瞻不经意的一句话毫无意外地引发了袁祝对高瞻的“花式彩虹屁”。高瞻无奈扶额,只要别人听说他的父亲是清华教授而自己又是清华学建筑的,基本都会有类似的反应,这么些年下来他也习惯了。

袁祝从清华的东门开进校园,在并不算宽敞的校园道路上一路左拐右拐,轻车熟路地从北门开出校园。

高瞻示意她靠边停车,“嗯,就是这儿了。”

“得嘞,小区的话估计我进不去了,那高老师明天见。”

“嗯谢谢,明天见。”

第8章 8

回到部队大院,袁祝停好车之后第一时间检查了后备箱里她偷偷摸摸从实验室带回来的白天那三只孕期母鼠的“残骸”。清洗过的小鼠装在两层自封袋里,然后自封袋套在黑色塑料袋里。为了不让车里留下任何痕迹和小鼠带着的实验动物房的气味,袁祝还在后备箱里垫了几层报纸,放了一兜橙子皮。

上楼回家之后,袁祝完全没有心思做饭吃饭,她打开客厅的窗户,站在风口处抽烟,静静注视着对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的住宅楼。

万家灯火时,她站在灯火阑珊处。如果说实话,袁祝还是很迷恋这种反差感的,仿佛冷清的气氛是头脑发热时候的一阵清凉,为心里的一时冲动降降温。

电视里在播放时政新闻。她爸爸作为军人,还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看央视国际频道、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等等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潜移默化中,袁祝也有了同样的习惯。

如果不是因为袁祝知道她看得是中国电视台的节目,她会认为电视里的频道是美国哪个广播公司的中文频道。不过这似乎很正常,国内的时政节目主要就是讨论美国的节目。袁祝热切期盼太阳能早一些从东方升起,等到那时,黑夜结束,世界再也不需要依靠灯塔的微弱光芒来指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