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逢春(重生)(39)+番外

作者: 云水白 阅读记录

迟母的意思,是想得公公准许,让她回趟娘家,将自己的父亲送到康宁后陪伴一段时日,也算尽尽孝心,毕竟以后不在京都,不是日日能见了。

这让祖父和迟父都有些为难,迟母一向身子不好,偶尔染风寒痊愈都需半月之久,京都到康宁的路程遥远,一路颠簸,大家都担心她身子吃不消。

迟椿突然想到,康宁与邳州毗邻,若是她能去,之后找个什么借口去邳州易如反掌。

现下火器运达渤港,和扶桑的战事应该会进入相持阶段,此后的战役是否能胜还是个未知数,若输了,曹娴多半还是逃不开前世的结局,被送去和亲。

虽说战场上刀剑无眼,恐惧不可能没有,但说到底,她已经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能为守护曻朝百姓而死也未尝不可,再不行也能尽些绵薄之力。

因此,迟母还在固执要送去外祖父时,迟椿毛遂自荐,告诉祖父自己想要随外祖父同去康宁,一路上有个照拂,还能替娘亲尽孝。

迟父一口回绝:“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儿家就莫要去了。”

迟奕也附和的点头:“对啊,妹妹,你自小就没离开过京都,若是你去,祖父、爹爹和娘亲都放心不下。”

迟父又接一句:“所以还是让小奕去,他皮糙肉厚,倒是无需多虑。”

迟奕觉得自己一定不是父亲亲生的。

父亲这句话惹得迟椿发笑,她哥是皮糙肉厚不假,但此行她非去不可。

“此言差矣,正因为从未离开过京都,才更要去长长见识,再说了,此行是随着外祖父去,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完,迟椿一脸祈求的模样:“祖父,就让我去吧,我保证一定听话,不惹事儿,乖乖的待在外祖父身边。”

迟骢神情缓和,似是在思索是否可行,看来有说动的迹象。

祖父转头询问母亲的意思:“儿媳,你觉得如何?”

迟母温婉颔首同意:“椿儿这丫头自小就讨长辈喜欢,有她陪在父亲身边,也可解乏解闷,儿媳觉着甚好。”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七日后,就由迟椿陪着余勐回康宁,再小住一段时日。

余勐身为大理寺卿,任官入朝数十载,在京都的好友至交也不在少数,想着在离开前好好道个别。

送行宴定在三日后,余府内举办。

听闻但凡余勐在京中认识的官员,都在邀约行列,大到当朝首辅,小到一个普通官员。

深知祖父和岑首辅之间的过节,迟椿以为有岑松就没祖父,有祖父就没岑松。

没想到两方都受到了邀约,迟骢和余勐是亲家,迟府必然不会缺席,进了余府后,她才发现岑松也来了,不过岑故好像没来。

一见迟骢进门,余勐便笑着走过来,相互寒暄一番,转而看向迟母热泪盈眶,又对迟父交代一番,看着迟奕说他长高了,最后才将目光落在迟椿身上。

他伸出温厚的手掌,摸摸她的脑袋,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我的小椿儿,一转眼都长那么高了。”

迟椿笑答:“我早已及笄,已经是个大人了。”

余勐抚摸着胡子,和迟骢相视,哈哈大笑:“在外祖父眼里,你永远是那个看到蟋蟀都吓的大哭的小女娃。”

说着,几人都纷纷笑起来,气氛也活跃不少。

其中就数迟奕笑的最欢,迟椿保持微笑,悄悄用手拧了这个罪魁祸首一把。

先找个地方入坐,长辈还在谈话,今日各家都来了不少小姐,各家官员夫人聚在一起免不了为四处观望,看看能不能为找到个有眼缘的儿媳。

期间,迟椿发现外祖父时不时的往门外看,像是在等什么人,可直到宾客到齐也没能看到人影。

舅舅余谦来到他跟前提醒宾客到齐,可以开宴了,余勐才最后看了眼门口,转身朝前厅走去。

“道阳公主驾到!”门口的侍卫突然通传。

在座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曹娴走在最前头,身后跟了两个小宫女。

“大家都起来吧。”

自曹娴一进来,余勐眼中的失落一扫而空,被明光取而代之。

众人起身后,她才走到余勐面前,吩咐后边的宫女将盒子送上来,亲自打开,拿出里边的东西。

是一个纯金雕制的牌子,上面是“肱骨之臣”四个字。

余勐双手接过,眼中是不易察觉的激动。

曹娴解释道:“本宫奉父皇之命,来为余大人送行,并将这个令牌交予大人。令牌上的刻字乃父皇亲笔所书,且有话让本宫告知大人,‘日后余老可凭此令牌,随时入京进宫,见此令牌任何人不得阻拦’。”

说完让身后的丫头将盒子一并递给余府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