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锦鲤十四福晋(361)

胤祯也不恼,看着他们争吵,等他们争的口干舌燥,他才缓缓开口:“王大人,朕记得你也有女儿啊,你的女儿可识字啊?”

这句话说的王大人无法开口,他的女儿当然识字,世家贵女有几个女儿真正不识字的,又不是包衣旗。就说那包衣也是因为规定,这规定还只是针对官职较低或者一心入宫的人家,父辈官职做到三品往上的,他们的子女也认字。

“你们的女儿能识字,别人的为何不能?难不成你的女儿还比别人的高贵?”

“李爱卿,朕问你,你家中的夫人可识字?”

“回皇上,不识字。”这位李姓官员是这几年通过科举升上来的,如今在翰林院就职。他家原本是穷苦人家别说夫人就是爹娘老子都不识字。

胤祯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朕再问你,你们的夫人聚会时可有嘲笑过李大人的夫人不识字?可有背地里笑话过他老母亲?”

“你们有,李大人出身贫寒,是他的父母不想识字?错,是他们没有机会。李大人能通过科举站在这里,那是他全家努力的结果。可这天下有几个李大人?更多的是因为贫穷无法读书的人。”

“朕免费给百姓开学堂是为了能为大清选拔好的人才,建立女子学堂同样如此。她们不需要跟男子一样学习四书五经,她们要学的是赖以生存的本事。”

“百姓生活艰难,只靠男人养家远远不够。若女子能够多学一些本事,家里自然能宽裕一些。假如李大人的母亲和夫人会刺绣或者膳食,认识些基本的字,你们是否还会嘲笑她们?”

胤祯这话把李大人等贫苦出身的大臣说的热泪盈眶,是啊,就因为他们的妻子不识字,连带着女儿都被嘲笑。让他们也抬不起头来。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再给夫人、女儿找教习嬷嬷学习女红、规矩,可他们本就出身贫寒,手里没钱。

皇上这是看到了他们的苦楚,想要从根本是解决这个问题啊。

“皇上圣明。”李大人能跪在地上,大声喊道。

于是,继男子学堂之后,各县又开始修建女子学堂,考虑到女子的地位底下,在农村大部分的活都要女儿来做,就算免费也会有人不把女儿送去,于是佛尔果春又加了一项规定:八岁以上女子去学堂不但免费,其家庭每年还能得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不少,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花用也不会超过二两,别说孩童,大人一年也就是赚上个一二两银子。这一两银子对穷苦人家来说就是个诱惑。

等到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女儿认字,懂规矩还有手艺,将来就会嫁的好人家。到那时不用他们多说,也就会有争抢着把孩子送去学堂。

女人地位底下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佛尔果春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让她们认识几个字,学些规矩女红等,再多的只怕胤祯真的压不住。

胤祯跟她终究是不同的,想让女子跟男子同等的待遇,她现在还做不到。

好在她从小就给儿子树立了不要小看女人的思想,或许等到儿子继位,女人的地位能大大提升。

县城的女子学院主要讲授规矩礼仪、《三字经》、《千字文》启蒙,女红管家和厨艺。这些对百姓出身的女子来说才最合适。

而教导她们的老师都是有真本事的,要么是宫里放出去的宫女,要么是刺绣、厨艺大家。

除了县城的这些女子学院,佛尔果春还让人在府城开办了高一级别的学堂,这所学堂里多教了一些琴棋书画等陶冶情操的东西。这就不是免费的了,而是收费很贵,按照现代的一年分成两学期来算,一学期就要二十两银子,一年也就是四十两。

当然能让女子学习这些的都不缺银子,这里面大多是富商、地主家的女儿。他们让女儿学这个充当门面,更多的还是想要让女儿攀附上好人家。

对这一现状佛尔果春无能为力,她能做的也就是让人多教一些用得着的东西,至少将来她们在夫家过不下去,和离出来也能养活自己。

要建立女子学院的告示贴出来,果然遭受到了读书人的反驳,这些男人打心底里就看不起女人。

佛尔果春冷眼看着那群想要闹事的男子,她眼中闪过厉色,随后抄起鞭子就对着嚷嚷的最凶的男人抽去。

“女人怎么拉,难不成你不是女人生女人养的?你的母亲妻女不是女人,你如此看不起女人,也就是说你看不起生养你的母亲,为你操劳家世的妻子?就你这样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看不起,如此的忘恩负义,我倒要问问你读的什么圣贤书?就算你学问好,将来金榜题名,又怎么保证能为国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