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娘娘负责躺赢(356)+番外

作者: 花气薰人欲破禅 阅读记录

“枣梨欢罄头将雪,身世悲深麦亦秋。人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赋登楼。”

“这是我做了福晋后,阿玛有一封家书里,夹杂着写下的诗。那时候我们曹家在江南已是风光无限,虽说织造的官不大,但娘娘也知道因其可直接上达天听,所以是官小但位重,江南的一二品大员也要畏惧阿玛手里一支笔,面上都是客气的。可阿玛又是包衣,凡见了旗人也要正经行礼,自称奴才。”

曹佳氏笑容凄凉:“这官职就像我们一家子一般,又是风光又是卑微。阿玛出门的时候,就总是躲避着同僚,只盼着旁人都不要看到自己才好。”

曹佳氏关于包衣的这一番感慨,宋嘉书听来其实颇为触动。

她对包衣人家了解的不多,宫中妃嫔,基本都出身满蒙汉三旗。

倒是高氏再来请安的时候,宋嘉书想起她出身内务府包衣,就问起她的成长经历来。

谁知高氏欢欢喜喜道:“妾身从小日子就过得很好,阿玛在内务府做事,家里常有些新鲜的玩意儿,吃穿也从来不缺。”

说起小选入宫,高氏也丝毫不委屈,还很有点得意道:“选秀的时候,同在一屋子住的旁人,都被分去各宫伺候茶点了,唯有妾身,因为认识字会读书,就被嬷嬷们挑去整理后宫中册文及各种书录,十分清闲。”

还特意跟宋嘉书强调一下:“熹妃娘娘,臣妾一天茶盘子都没有端过。”

宋嘉书不免莞尔,捧了捧场:“好。”

高氏见此,越发带着一种明亮的喜悦道:“之后皇上恩典,妾身就入了重华宫。四阿哥待妾身也极好,别说责罚了,对妾身从来都没说过一句重话。”然后她还给自己总结了一下:“可见妾身这一世命好。”

宋嘉书心道:别说弘历了,我对这姑娘都一腔怜爱好不好。

想想活的通透看得明白却痛苦寥落的曹寅父女,再看看眼前无忧无虑的高氏。

再想到近来听闻朝上之事,皇上将年希尧再次复职,让他回内务府继续接手造办之事。

宋嘉书不免感叹:当年人人都说,年羹尧是年家的龙凤,反而是身为长子的年希尧没出息没本事,只会做点工匠之事,不如弟弟半分。

可到头来,年希尧却能有平安。

宋嘉书不免想起苏轼赠与儿孙的诗词:“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且说宋嘉书见高氏日日过得似乎幸福的冒泡,不免将弘历叫了来想要嘱咐两句。

在这个时代来看,所有嫁到爱新觉罗家当福晋的姑娘都是压力颇大的——没进门前,阿哥们都有了正经的妾室,还都是御赐的,轻易动不得。

宋嘉书希望弘历,总不要做出什么让富察氏难堪的事儿来。

只是当弘历来了,面对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宋嘉书却不知该怎么说了,酝酿一回才旁敲侧击道:“前日高氏来请安,说起你待她极好,重话都没有说过一句,可见你对高氏很满意。”

宋嘉书就见弘历露出了一个又无奈的笑容来:“额娘,儿子便是说了什么隐喻提点的话,她也听不懂的。”

宋嘉书:……

弘历便道:“儿子原想着暂时将重华宫的琐事叫她管两日,但后来看她行事,又觉得她能管好自己从高家带来的两个侍女就已然是极好了。”他脸上露出了一点不解:“儿子在前朝也与高氏之父来往过,知那是个难得的妥帖精明人,实不知高氏竟是这个性情。”说完又摇头笑道:“倒是颇可解颐。”

宋嘉书也笑了。

弘历便道:“额娘特意叫儿子来的意思,儿子也明白。额娘只管放心,明年入宫的富察氏是儿子的正妻,也是皇阿玛为儿子挑选的最合适的福晋。”

宋嘉书:这孩子在忖度人心上真是从小就有的天赋,这都会抢答了。

既如此,她便道:“咱们母子私下里说句大不敬的话,额娘实不想你与福晋的夫妻相处,落到你皇阿玛和皇额娘这个样子。”

弘历深深点头:“额娘教诲儿子明白。也从不想如此。”

——

待到这一年中秋的时候,弘历仍旧来景仁宫亲手摘石榴,不同的是,这回他还带了高氏来。

高氏见四阿哥亲自上树,便非常诧异,忍不住围着树转了好几圈,跟着寻弘历的身影。

其间还因为只抬头忘了看脚下差点绊倒。

之后她还帮着一起捡弘历扔下来,却没被小太监们用帐子搂住的石榴。

待到白宁带着宫女把石榴一一擦拭去尘土,再按着品相好坏、个头大小全部摆好时,弘历已经换过了外头的衣裳,洗过了手脸,过来安排石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