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72)

宋军点点头,也不说话,摆摆手示意她:走你。

冯妙领着俩孩子,锁门就去了老宅。

爷爷和爹娘都在家,冯妙还是那套说辞,解释邹教授他们是考古队的,发掘出土很多古代的衣服,需要一个专门的裁缝帮忙整理,要会手工缝制衣服、会绣花。

冯妙此前在家里也做过刺绣,比如给俩孩子绣个狗头帽、虎头鞋之类的,事实上过去年代的农村女人,做针线就是个基本生活技能,绣花多多少少也都会绣几针,家里人对考古那些事又不了解,所以听了也没什么好怀疑的。

“可是他们说可能得几个月时间。”冯妙为难了一下,“要让我娘帮我带孩子,我娘可就耽误上工了。”

“上工能有看孩子要紧?”冯福全看看老爷子,试探着问,“爹,我看这是好事儿,又是冀南他大姐夫介绍的,说不定还是冀南托他的呢,做个针线活,那人家找谁不行啊,人家找咱冯妙这是想关照她,咱必须得去。”

老爷子想得更多一些,仔细询问了工作地点、工资、食宿怎么安排等,又问有没有星期天,多久能回来一次。

“星期天这个我忘了问。他们搞考古的,可能会工作不定时、抢时间之类的,我估计不能严格按星期天休息。”冯妙道,“不过我跟邹教授说过了,我家里老人孩子的,我隔十天八天就得回家看看,他答应了。”

“那你去吧。”爷爷点点头,抬起烟袋锅示意陈菊英,“孩子交给你娘,旁的不用你操心,我跟你爹都是全劳力工分,你娘不上工咱家粮食也够吃了。再说家里也需要人,你娘留在家里,还能多养几只鸡鸭,如今上边也不查一户几只鸡了。”

“真的?”陈菊英一下子高兴起来,连声说,“那可太好了,我多养个三两只也行?多养几只鸡,除了俩孩子吃,也能增加些收入。我在家带孩子,就顺带多种点菜,瓜菜半年粮,菜叶子喂鸡还省粮食,鸡也多下蛋。”

按规定一户最多可以养三只鸡,方冀南是知青户,单算一户,所以他们家原先按两户的份额养六只,俩小孩才能经常吃上鸡蛋。

冯妙分家搬出去后,陈菊英就只能养三只鸡,沈文清两口子来杀了一只,陈菊英心疼了好一阵子。

这年代绝大部分农民日常买盐买火可都指望“鸡屁股银行”,陈菊英欢欢喜喜筹划着多养几只,一转头又担心:“咱爹是生产大队长,咱家带头多养,不会让人说吧,再让人举报可就糟了。”

“娘,不是说了吗,上边都不派人来查了。”冯妙抿嘴笑。

老爷子有多精,人老成精,既然上边不查,他不声不响就让陈菊英多养三只两只,慢慢来,上行下效,村民们也只会不声不响跟着学,各家多增加点收入不好吗。

“娘,他们文保办有电话,我今天问完邹教授了,万一家里有啥急事,就让我爹去镇上邮局给我打电话。”

冯妙看看俩小孩,笑嘻嘻搂着陈菊英脖子撒娇,“娘,那你就多辛苦啦,我去挣工资给你花。”

第28章 考古队

冯妙到甬城后, 先到沂安太妃墓去了一趟。

墓室已经清理完毕,现场还留有工作人员看守,不搞封建迷信, 不方便祭拜,她站在偌大的墓坑前,默默在心中祝告了几句。

前世冯妙是见过这位沂安太妃的。这也是冯妙最初十分关注和想要参与沂安太妃墓考古的原因。

彼时冯妙还只是刚进宫不久的小宫女,新皇登基,沂安太妃刚封为太妃, 尚工局去她宫中送太妃的朝服穿戴, 姑姑带着一队宫人送去,就让冯妙也跟去见见世面。

那是冯妙第一次见到太妃, 也是唯一一次。其实沂安太妃当时也不过四十岁上,风韵犹存, 温婉依旧。

太妃在先帝美人如云的后宫并不出挑,但她在先帝血雨腥风的后宫中, 却是个让人称奇的存在。

沂安太妃出身不高, 最初只是个位份很低的选侍, 在后宫默默坐了三年冷板凳,仅有的一次临幸就有孕生下皇子, 堪堪升两级封了个美人。

然后薛美人就被先帝丢到脑后了,整天关门闭户低调过日子, 到先帝驾崩也只是个嫔。然而这位无宠的薛美人能成功生下皇子,并平安把皇子养大,这本身就足以让她不平凡了。

要说薛美人人生最大的本领,大概就是会站队, 生下皇子后就老实本分站皇后的队, 抱紧皇后大腿, 儿子大些又忠心耿耿站太子的队。尽管不受宠,然而皇后和太子谨小慎微并无过错,守住了位子,在嫡长制度的王朝背景下尽管几番危难,终究成功熬死了先帝。

太子登基后,前朝后宫血腥清算的同时,却最先下旨封了薛嫔为太妃,薛嫔的儿子封了恭王,并昭准恭王接太妃去封地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