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171)

小孩上学了,可以勉强称为小少年了,在沈父的几次唠叨、几次要求下,夫妻两商量着,要不就把姓改过来吧。

关于改名,四人家庭会议又讨论了半天,俩小孩还是老样子,没感觉,姓啥跟他们似乎没关系似的,姓啥都行,姓方、姓沈、姓冯,随便。而冯家老爷子那边的的说法就是:他方冀南又没招赘给我们家,姓啥冯啊?

人老成精,整的他们好像还没有姓冯资格似的。

冯妙对这事倒也没什么坚持的,她原本只是想着,姓什么叫什么,既然他们家孩子有的选,可不可以等小孩长大一点,比如到上中学的时候,自己来做决定,好歹还有那么一点自主权。

方冀南则说:“城里跟我们那时候在农村不一样,小孩在村里上学都叫小名儿,在城里入了学就都是正经叫学名,比较正式,好比一道仪式,小孩自己也觉得比较正式,不一样了,有上学的庄重感。”

“再说了,上中学时候他都大了,再改名自己都适应不过来,你看我,我叫了十几年沈烨,又叫了十几年方冀南,刚改名的时候你叫我我都反应不过来,现在你再叫我沈烨我也反应不过来,所以来回改名这个事情挺讨厌的。”

好吧,这事他有经验,冯妙和俩小子被他说服了。于是一家四口凑到一起商量新的决议:改叫什么?

“其实我不是反对改,我就是觉得,改叫沈靖、沈迅,你自己品品,就挺难听的,小孩子在一起要是喊谐音,你儿子可就不缺外号了。” 冯妙说了老实话,揶揄地看看方冀南。

“你看你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她笑。

方冀南瞥她一眼没理她,拿起钢笔在纸上写:

沈方靖

沈方迅

“这样不就行了?”他说,“这样别人喊他们名字,还好反应一点。”

“这样可以,这样好,还挺响亮的。”冯妙看看俩小子,“你们觉得呢?”

俩小子说行。二子问:“那我以后去幼儿园,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改名字了吗?”

“你暂时不用。”方冀南道,“你在幼儿园还叫方迅,要是有人问你,你可以告诉他你姓沈,你全名是叫沈方迅,等你也上小学了,就可以叫正式的大名了。”

“那户口本是不是现在就得改过来?”冯妙看方冀南,“需要的话,你就赶紧趁着暑假再跑一趟。”

“户口上让跃进去帮忙改一下,反正他放暑假了也没事干。”

好在这年代户口改名也没那么麻烦,本来小孩改名也比大人简单,那年代小孩也没有出生证,也没有生下来就得赶紧定下大名的习惯,都是随口叫个小名儿,长大一点再改成大名,纸质户口档案,拿户口本去镇上找到派出所管户籍的,改一下就是了。

大子上学了,夫妻俩的分工做了一些调整。早晨冯妙带大子,方冀南带二子,下午两口子再换过来,方冀南接大子,冯妙接二子。

冯妙带着大子,先把他送进小学,自己再转过一条街去师大上课,好在两边时间不怎么冲突,还赶得及。方冀南早晨送二子去幼儿园,下午跑来接大子,冯妙下了班接二子。幼儿园近,就在胡同里,下班好歹路比较顺,要是她再跑去师大附小接大子,时间可就晚了。

第一天上学,方冀南还得去送二子,也没法给大子一个“爸爸妈妈拉着手送上学”的仪式感,看着大子小小的人儿,新做的白衬衫、蓝裤子,背着新买的军绿小书包,书包上还印着一个红红的大五星,爬上妈妈的自行车后座,娘儿俩骑车走了。

“爸爸再见,小二再见。”大子回头挥挥手,小少年饱满的笑脸迎着阳光,满是灿烂,似乎丝毫也没觉得今天有什么特别。

坦然自若,兴致勃勃,好像要去进行一次新的探险郊游。

冯妙其实挺希望他能紧张一下的,起码要有点“怯”,有点“怵”才好,这样新入学先给他杀杀威风,收收皮猴性子,才好让老师立规矩。

为了今天送他上学,冯妙还特意收拾了一下,穿了件新时兴的灰绿色碎花布的确良衬衫,蓝色“的卡”裤子,头发都梳得比平常仔细些。娘儿俩紧赶慢赶加上等红灯,大半个小时后来到小学校门口,已经有不少家长领着孩子在等着了,一看就是新入学的小豆丁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带着几分乖巧和拘谨。

小少年兴致勃勃看了一圈,欣赏完了学校大门,看完了大门上的字,牌子上“帝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行字,他好歹能认识“大、小”两个。

“妈妈,妈妈,”小少年雀跃地拽妈妈的手,示意她快看。

“怎么了?”冯妙放好自行车,低头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