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女的药膳房八零(186)

可她也知道这会儿谁都跟宁奕联系不上,他应该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出车去了。

想到孙子连过元旦都不回家,老太太气得不行,却无处发泄。

自言自语的把孙子骂了一顿然后直接回屋生闷气去了。

其实宁欣也不想让哥哥在那里长待。

奶奶年龄大了,现在又跟着他们住。在老太太心里,孙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在这种情况下哥哥实在不适合在外地长待。

而且宁欣觉得姑父的那些想法,还有打算,是基于他自己本身没有积蓄的前提下。

那么一边给人打工,一边攒钱这肯定是正途。

可自己家又不缺这个钱。

其实姑父是没有和小姑她们沟通好,宁欣觉得其实连姑父都不用这么“曲线救国”。

别的不说,她现在给姑姑还有表妹的工资都开到一千块一个月了,而且马上要过年了,想来到时候她们能够拿到的提成还会更高。

如果姑父真下定决心买车跑运输的话,以现在卡车大概三到四千块钱一辆的价格,想来小姑她们也不至于拿不出买车的钱。

而哥哥就更不用愁了,要知道那店她当初办执照,还有存折都用的宁奕的名字。

如果哥哥确实想搞运输,无论是自己买一辆车单干,还是和姑父合作一起干都可以。

根本没必要在别人家的车队里耗着浪费时间。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宁欣自己的想法,最后到底要怎么做,大主意肯定还得宁奕自己拿。所以,宁欣也没有和家里人说太多,而是如奶奶一般耐心的等着哥哥回来。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哥哥没有等回来,却让她等到了一个大大的炸雷。

那是一月底的一天,再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宁欣那天没有去店里,而是和奶奶一起在家里打扫卫生。

一边打扫着,两个人还一边唠嗑,商量着这两天就给员工放假,让他们拿着工资排排场场的回家过年。

“除了钱,给那些小孩儿们都备点礼,不论是肉啊,还是面啊,都给他们准备一点。孩子们外出不容易,这点钱不能省。”

老太太对孙女吩咐道。

“我知道,早早的就和采购打过招呼了,每个服务员月底都多发一个月的工资,然后每人给发一斤肉,半斤油,二十个白面馒头。奶奶你放心吧,咱这儿的福利待遇啊,我敢说,整个新南市都是头一份儿!”

老太太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也不忘反驳孙女:“那咱这儿还是新南最忙的饭馆呢。小孩子们可辛苦了。”

自从宁老太跟着女儿,外孙女每天在小吃铺帮忙,她现在对于服务员们那是心疼的很。毕竟自己闺女和外孙每天有多累她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随时帮家里请的员工们争取福利,都变成了宁老太的执念。搞得就跟宁欣有克扣员工待遇的前科似的。

为此,宁欣即便是无语却也拿奶奶无可奈何。

而无论小吃铺还是药膳房的员工待遇,也在老太太锲而不舍的要求下,直线增高。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终于不用再在门口贴招工启事了!

但凡听说宁家的店铺缺人,那来报名的人恨不得能把门槛挤烂。

说完员工的事儿,宁欣又说起了小姑:“奶奶,小姑他们过年是在咱家过吧?”

“那肯定的啊,你姑父不是说会跟你哥一起回来吗?除了咱家,她哪儿还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我的意思是说,”宁欣咬了咬牙,还是说道:“我的意思是,过年你和小姑你们回不回老家?”

朱春红当初因为重伤宁欣被送去了劳改农场,可因为宁欣的伤势并没有那么重,所以她就只被判了半年,现在早就释放回家了。

而她女儿宁玲更是只关押管教了十五天就放了回去。

可这件事还是把她们给吓坏了,以至于后来再也没闹什么幺蛾子。

当初老太太留在城里,用的理由是宁欣受伤,宁奕不会做饭,她要留下来照顾孙女。可这一照顾就照顾了大半年。

在农村,像宁家这种两个儿子都还在家的情况,老太太跟着孙子,孙女住其实是会被人笑话的。更何况她长子宁成有还是生产队长,是村里的一把手。

这半年来,宁成有一再的托人带话让娘回家,中间还亲自来请了好几回。可老太太哪里放心把宁欣自己留下来面对那一大堆的事儿?

最早她是惦记着得帮孙女支摊儿卖凉茶,后来又惦记着帮女儿开小吃店,所以对于回家的事儿坚决不同意。

哪怕儿子,儿媳亲自来请了好几次,儿子还在她跟前哭了一场,她也没松口。

可现在——这是要过年了,而且还要祭祖,要给去世的男人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