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阙有韶华(260)

“劝倒也劝过。”顾鸾垂眸,“但我听说, 皇上此举似是别有隐情, 个中缘故我一个妇道人家不甚清楚。只是今日既听诸位言及此事, 我倒也有个不情之请。”

几名书生相视一望:“夫人请说。”

顾鸾温声:“民怨一起,各样议论便不仅是道理,更是一股按不住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借着怨愤常能传得沸沸扬扬, 人尽皆知。可若事有变数,到了洗清嫌隙之时, 怨愤淡去,结果便也未必还能传得这样广,未必还能人尽皆知。如此一来,不知情者总归还是要心存不满的,皇上总也不可能四处跟人说理去。”

“几位既是读书人,便是国之栋梁。如今皇上行事不端,几位肯为百姓抱不平,是应当的。但若来日真相大白于天下,也请几位记得也要为皇上抱一声不平,平一平私下里的议论。”

她说完,那人就笑了,摇着头道:“夫人这样向着皇上,倒真是忠心。”

“我只为个理儿罢了。”顾鸾抿笑,“不能总任由着坏事传千里,好事却无人知,对不对?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放在国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若天子真有过错,天下人骂也骂得,可若没有,一些子虚乌有的议论总还是免了的好。”

那书生想想,思索着点头:“倒也是个道理。我们既读圣贤书,就当黑白分明。”

“正是。”顾鸾颔首,继而又几句无关痛痒的寒暄,他们便各自走了。

傍晚回到行馆,她与楚稷说起此事,楚稷听完就笑:“哈哈哈哈哈你是要他们来日写文章夸我?”

“是啊。”她点点头,“我瞧那些读书人也不是只会斗嘴皮子的主儿。今日能让我听着几句骂,背地里就不知有多少对你不利的文章流传四方。我知你无心管这些闲事,但若他们肯留个意,来日见事出有因便为你鸣几句不平,咱们为何不要?”

“嗯,那就让他们写。”楚稷含着笑。

她坐到他身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但何时能知晓结果?”

他心下一算:“再有十来日吧。”

“再有十来日”,这答案算是给得很细了。顾鸾只道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朝中斗争让他在暗中摸到了线索,十余日后便能将事情了结,却怎么也没料到竟等来了一场台风。

顾巍是在七月三十傍晚赶到的苏州,这日台风尚未现身,但已下起了大雨。他一路策马而来,赶至苏州行馆时已淋透了,楚稷正与旁人议事,闻讯就让宫人先侍奉他去更了衣,再让他和顾鸾一起用膳去。

又见到了父亲,顾鸾自然开心,用过膳后便又说了好一会儿话,直至楚稷从前宅过来,进门就问顾巍:“堤坝如何了?”

顾巍刚要见礼,被他一把拎住,滞了滞,拱手道:“时日太短,臣只得尽力将薄弱处加以修整,河道也依皇上吩咐,清了许多泥沙出来。”

楚稷松气,又问:“几处的百姓可都迁走了?”

“早已迁干净了。”顾巍道,“臣来苏州前奉旨去看了看,大多迁去了皇上所点的几处乡镇,也有些去了山上,亦是皇上指明可用的。”

“好。”楚稷衔笑,“此行辛苦了。朕会等此事了结再回京,到时经过河南,你接上夫人一并进宫,看看永昕和永昀。”

顾巍怔了一瞬,赶忙揖道:“谢皇上。”

言毕他便告了退。楚稷命人直接在行宫中为他安排了住处,以便他们父女相见。

八月初十,疾风裹挟骤雨席卷江浙。

苏州一地受灾并不严重,雨水却也断断续续地下了整整两日,纵横城中的上百条河道都涨了水,低矮些的宅院、桥梁也难免会被淹没。

楚稷自此好生忙碌了几日,顾鸾见他忙,便也无心闷在房里躲雨,多数时候都在前宅的书房里陪着他。到了八月十三,陆续有附近各处的官员赶至苏州,禀奏受灾情形。

楚稷看着他们,心底舒畅。

天灾不遂人愿,但他已救下很多人。

迫于他的“淫威”被迫迁空的几处地方,正是上一世受灾最严重的之处。短短几日之内几万人殒命,不知多少人家被灭了满门。

而后便是饥荒。

在朝廷的赈灾钱粮运抵之前,不知已有多少人饿死。

但这回,借着修建行宫的名义,早已有大批钱粮陆续运抵苏杭两地,随时都可调运出去。

除此之外,他还借修建行宫跟户部要了一大笔钱,这笔钱现下拿来安置灾民正合适。

楚稷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事情,有他坐镇在这里,贪官污吏也不敢造次。

他一忙就忙到很晚,到了子时,顾鸾觉得困了,便先离了书房,回去就寝。

走进后院的住处,红稀绿暗两个正在兴致勃勃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