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去登基了(57)

作者: 雨遇鱼 阅读记录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

“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她话音一转,露出个笑容:“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比任何人差。男生力气大体力好,我们女生认真细致手艺好。各有各的优势。要是让男生学习穿针引线,他们还比不上我们呢!”

一旁借着排队时间纳鞋底的几个大婶也跟着笑了起来:“那是!”说话间手上动作不停,别说穿针引线了,简直是飞针走线,小小银针在她们手中嗖嗖的穿梭,快出了残影。

“在这儿我给大家交个底,我们学堂是王爷主持修建的这个大家都知道,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修这么一所学校吗?”林蔚问。

众人连连摇头:“不知道啊!”

“今年粮食大丰收啊,全城各地都在兴建仓库。”

林蔚一脸小狐狸一样的狡黠,提醒道:“这仓库多了,需不需要能写会算的库管。

当库管多好啊,干活轻松,不耗力气,还是领朝廷薪俸的铁饭碗。”

“棉花已经收上来了,公输主事发明了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机器,正准备办纺织厂,需要大量心灵手巧且聪慧的女子,这样才能快快地把那复杂的机器给搞明白了,开始生产。

大家想想,这人选从哪儿出啊?”

眼看着众人被这些消息砸地晕乎乎,四下议论开来,林蔚还嫌这把火烧的不够大,继续说道:“这些可都是内部消息,大家千万不要声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

她要是不提这一茬,许多人还没想到,可既然特意强调,大家心思转了几转,拉着自家闺女小子报完名后,急急忙忙地往家赶,赶着把这个大消息告诉亲戚朋友。

都是亲戚,若是有人发达了,也能互相帮衬着。

虽然嘴上不说,但有些重男轻女的人家也在心中衡量,把闺女留在家里做饭烧柴,将来随便找个男人嫁了固然可以。但毕竟是个赔钱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二两银子的彩礼钱能干啥,还是一锤子买卖,不长远。

可要是送去学堂,不掏钱学手艺,将来进纺织厂,每日做工都有工钱拿。就跟那蒙头拉磨的驴一样,那跟萝卜吊着,就能让她给家里一辈子卖命。

那纺织厂可是王爷的产业,指定不少赚。越是熟练工,薪水越高。反正去学堂也不要钱,干脆就让她去试试。

这可不就是笔无本万利的买卖!

从那天起,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附近庄子的人听到风声跑来打听。

一听免费入学,食宿全包,还能学知识,将来有机会入工厂。这下子全都疯狂了。

且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寒门想要上学有多困难。一丝一毫的机会也要牢牢抓在手里。

要知道这年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给人当学徒要先白打三年工,再看师傅的眼色过活。遇上好师傅吃些苦,学门安身立命的手艺。遇上那把徒弟不当人的,那白做工还要受窝囊气。

如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

*

每到清晨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有时候读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时候读山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各种直白如话的诗句顺着清风飘出学堂,送到农庄周围,每一个人的耳朵边。不同于晦涩难懂的经书,这些诗句又好听又有意思还朗朗上口的。说得不就是平日里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小事儿嘛。不许糟践粮食。山村里风景好。这道理谁都知道,就是没人家大诗人说得好听。

时间长了,就是周围锄地的大爷大妈,也能跟着念上两句。

教授语文的是大夏朝著名的大才子柳侃。

大家都佩服他的才学。

教数学的是朔州城名人林三娘。

所有人对她的能力也有目共睹。

还有教美术,音乐,体育的,孩子们在学校里那日子过得是多姿多彩。回到家里后,也要叽叽喳喳地缠着大人说说今天在学校里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这些天,庄子里的所有人都能切身体会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走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穿着青色校服的孩子,一个个腰板挺直,没有丝毫畏缩,小脸上带着笑,眼睛里有光芒,每个人都干干净净的,别说双手了,衣服上连到泥巴印子都没有。

走出去,谁能猜到是农家娃娃!

这和城里学宫的小少爷有什么区别?

今天是开学满一个月的日子,学校里的孩子们刚刚经历了月考,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边往家走,边讨论今日的考卷。

“数学题目好简单,全部都是九九乘法表上的内容,我觉得我肯定能考一百分。”

“语文也不难,前面的背诵题填空题我都会,这个作文题目《难忘的第一次》,我觉得也挺好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