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年代文里暴富(521)

最后在测量土壤之后就放弃了,再也没有提起这茬。

所以这里说打井的时候一开始大伙都很关注,可后来社员们早已经就不当回事儿了。

但是却很佩服这些学生的毅力,因为在这样的荒沙地带,他们果真就将大麦草苜蓿还有水杨木都给种活了。

所以到了后来地里需要浇水的时候,他们主动就让他们去小河沟挑水,可惜的是因为用水量大,用了几次之后小河沟的水就干了,在那以后这些学生再也没有来,他们到这里来浇水,很多都是从家里带水。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素质就是高啊,后来他们对这也多了很多关注,只不过地里的活也多,他们这一片都是自己家的地,不像人家下溪公社有科研基地的人,将他们的土地承包过去做实验田,他们只能自己干。

忙起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眼井已经打成了然后出水了,看着略有些浑浊的水被学生一桶桶的打上来倒到旁边的挖塘里,这些社员们蹲在挖塘边,有一个年龄大点的老人家不可置信的转圈走了一下,然后又去井边看了一眼,眼眶就湿润了,嘴里喃喃的说道,“祖祖辈辈都说了,这片地是打不出井来的……可哪里想到这竟真就打出来了。而且距离地面也不是很远,老天爷终究是给了我们活路的……”

虽然这眼水井并没有在西川农业学院绿化带的中央,但这也比这些人从小河沟高或者从家里带水要近了好多好多。

乔青玉就问勘探系的同学,“附近的土地你们都看过了吗?”

勘探系的苏同学点点头,“看过了,我们也是准备了一段时间,只有这片区域地下水距离地面最近,其他的实在太远,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打了不值得……”

第400章

但是,不管怎么说,有这一眼水井的存在就证明着未来也许还会有第二眼第三眼。

改变环境迫在眉睫。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到陆晔了,和陆晔通了电话,让陆晔找一勘探局的可以去四处走走,也许就有距离地面比较近的地下水源呢。

毕竟今年的西川气候和降雨量要比去年还要好上十个百分点。

……

乔家大队制种基地正在建设之中,水泥马路已经全部修建完毕,村子里的四条主干道,然后从村里通向公社,公社又通向县城的。

为此县城还专门举办了一个仪式,第一辆车是乔家大队的拖拉机,放了鞭炮,戴上一朵大红花,一路突突突的朝前开过去,后面几辆马车跟着,在后面是不少特意光着脚丫的社员。

不光是乔家大队的,还有其他大队的老百姓们。

就是特意来感受什么是水泥马路的。

而乔家大队和贺家屯中间那条河现在已经开始建桥了。

武修凯没有到乔家大队来,乔志材对桥梁建设也不懂,是常秘书到乔家大队来的,找好了建造桥梁的省城工程队。

勘探了一番之后就开工了。

建造桥梁和盖房子修马路还不一样,有点飘了的乔志海还想进这个工程队,被乔志远给臭骂了一顿,然后李铁也敲打了一番,这才老实了很多。

乔家大队有奖励基金这笔钱批下来之后,所幸的是并没有被以各种名义的截留,基本上全部到位,但并没有放在乔家大队的账户上,毕竟只是一个大队,而是放在公社单独的一个账本。

这些奖金主要用来基础建设,水利建设,机械化补贴,再就是新时代农民的技术培训等。

等这些基金下来马路修好之后,乔家大队社员们的心也终于从高高的云端落到了实地。

毕竟穷日子过多了,冷不丁生活突然之间发生巨大的变化,适应不了也是正常的。

但却也不得不说,人的适应能力又是极强的。

林文现在正式调到了制种基地的实验室,资金已经到位,相关人员也到位,从上到下都大力支持,没人敢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所以工作一切都很顺利。

看着图纸,林文以前永远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竟然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但同时压力也是巨大的。

而且现在这里最缺的依然还是人才,他去找乔志远大队长,“我有两个同学都是学农业的,今年就毕业,他们想在暑假到乔家大队来实习。”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添了一句,“如果这里好,他们准备毕业之后要求主动分到咱们乔家大队来。”

乔志远眼睛一亮,伸出蒲扇般的大手,猛劲的拍了一下林文,夸赞道,“不愧是咱们乔家大队的女婿,干啥都想着咱们这里,你跟他们联系,只要他们愿意来,咱们敞开大门欢迎他们。”

林文的人和他的名字差不多,斯斯文文的,身体有些单薄,所以当年在这里当知青的时候,因为实在承受不了这里艰苦的劳动,就找个当地姑娘结婚,因为他媳妇能干,家里帮手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