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庶女(178)

小黄氏看了一眼坐着吃茶的七爷,目光就落到和秦氏说话的楚二夫人身上,宇文氏忙道:“也已经和母亲说了,母亲也点了头。”

横竖是她自个儿的银子,要怎么折腾都无所谓,小黄氏不说了。但想到楚凤怡出阁的嫁妆,她眉头就不觉蹙起来。胡家的聘礼尚不足五千两,瞧着东西是不少,可不过是些凡物,特别是那两大箱子茶饼,不过充门面罢了。而嫁妆……

这么瞧着,倒好像等楚凤怡嫁过去,好养活胡家上下。胡夫人出身国公府,当初出嫁时,国公府还没败落,自然能拿得出丰厚的嫁妆。楚家已不做买卖多年,楚凤怡的嫁妆是拿得出来,可也太过分了些,竟是聘礼的三倍。即便将聘礼全部作为嫁妆陪过去,也要用一万两银子。一万两对从前的楚家他们这一脉来说就不是小数额,眼下更不算小了。

小黄氏越想越觉得心头梗着一根刺,奈何她既是楚二夫人的儿媳妇,又是楚二夫人的内侄女,娘家是一家,竟没诉苦的地方。

小黄氏连着吃了几口茶,只希望着一万两没有白花才好。

楚二夫人等人在这里吃过午饭,吃了一会子茶就回去了。懒于走动的明玉跟着秦氏一道送他们上了马车,回到屋里,秦氏不觉将楚二夫人送来的银票拿出来盯着瞧了半晌,明玉也暗自琢磨起来。

依着楚大夫人那样的性子,已到了手的东西如何肯这么随意就归还。倘或没有记错的话,这银子当初秦氏是交代楚大夫人手里的,因重修家庙需要秦氏出银子也是楚二夫人找秦氏说的。

秦氏眉头蹙了半晌,缓缓道:“是要和咱们彻底断了来往么?”

果真是这样反而求之不得,明玉猜疑道:“大老爷也想回南京,如今不修家庙,兴许就是为回南京做准备吧?”

说着,拿起被秦氏放在桌上银票,展开一瞧,不由吃惊。楚家的家庙明玉没去过,但听楚云飞说修的很宽敞,且当初也花了不少钱,去岁烧毁的厉害,秦氏这头给了三千两银子作为修复的费用,而这张银票上竟是八千两!

察觉到明玉的异样,秦氏拿了银票去瞧,脸色也不由沉了下来。

八千两要买回当初在南京的宅子绰绰有余不说,甚至能买回一些产业。楚大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明玉不觉得,楚大老爷单方面的意思,就能让楚大夫人拿出银钱来。楚大老爷为官,家里一切都是楚大夫人打理,只怕连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都不晓得。楚大夫人一句没钱,他也毫无办法。

秦氏果断道:“不管怎么说,多的还给他们!”

明玉点头,银钱扯上关系,就越扯越不清了。叫了周嬷嬷进来,让识得字的莲月跟着,带上阿寻阿阳去一趟宝德堂,将这张银票兑换成两份,她们只收下三千两,其余全部归还给楚大老爷。

傍晚,周嬷嬷回来,不曾想楚大夫人很爽快就收下了,问也没问一句,还给了周嬷嬷等人几分银子的赏钱,周嬷嬷道:“许是大老爷的意思,大夫人再如何也不好驳大老爷的意思。”

明玉心里仍旧存着疑惑:“大老爷突然要给咱们这些银子做什么?”

难道是弥补楚云飞母子?

“他们来京都,也用不了这些银钱,若不是当初就带着,一时哪里有?”

周嬷嬷笑道:“姑奶奶何苦想那么多?横竖银子还回去了,咱们也搬出来了,以后各过各的日子,再也扯不上多少干系也是好事。”

明玉仍旧疑惑,问道:“你见着大老爷没有?”

周嬷嬷摇头:“大老爷、二老爷去胡家了,大抵要用了晚饭才回去。奴婢不曾见着,将银票还给大夫人,大夫人就吩咐奴婢回来。”

明玉愈发疑惑,只是一时竟也想不明白,但就如周嬷嬷说得,此后各过的各的日子,就算回了直估也不会再搬进那座宅子,不过作为一门亲戚来往罢了。

想到这里,又想起王福来,去了南京也有好几个月了,却还没有信儿回来。住着租来的屋子,不是自己的,总觉得不踏实。

可这事又急不来,依着楚云飞的心思,是想把当年自家的宅子买回来,他们楚家是抄了家的,宅子也被官府收了去变卖,能买得起的,不见得去买人家就卖。

明玉抛开这些,也琢磨起开铺子做买卖的事来,只是对南京情形不大了解。而宇文氏一席话恰好说到点子上,做买卖要先摸清行情。凭空想象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但明玉还是认真的构思,做哪行买卖需要晓得那些信息,又怕自个儿这会子想着,后儿又忘了,叫香桃备了笔墨,每想一样,就记下,倒也乐在其中。

转眼到了九月,明芳出阁四太太少不得又一番忙碌,但有了韩氏分忧,却比以前轻松些。而明玉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走路都要一手托着腰,一手捧着圆滚滚的肚子。等天儿渐凉,穿了夹层袄子,行动更不方便。别说坐着写字,多坐一会子就不舒服。

周嬷嬷为此很担忧,时常劝着明玉多走动,只说生产时能顺利些。秦氏亦常常叮嘱,她们都是过来人,明玉谨遵忠告。

距离生产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不但小孩儿衣物准备了不少,连生产要用到的剪刀、面盆一概预备齐全,连稳婆都寻好了。

而此时,明玉终于收到了楚云飞的消息。晓得楚云飞平安无事,明玉不由缓了一口气,这几个月,她即怕有楚云飞的消息,又盼着他的消息。

韩氏笑着道:“听回来报捷的说,十三妹丈有勇有谋,带着五百步兵潜入敌方内部,烧了粮草。北方酷寒,吃不饱穿不暖,自是没心思打仗,阴山一代收复……”

明玉只听得前头就心惊,韩氏说着察觉到明玉神色不对劲,忙道:“十三妹丈并没有事,十三妹妹可别担心。”

虽没事,可也太胡来了,这是他第一次出征!

韩氏也暗暗后悔不该说这话,虽这一次是楚云飞立了个小功,却没有上报,只说了收复失地一事,省去了细节。

明玉叹了一声:“我早就晓得,他哪里是听得进去劝说的,只要平安就好。”

又想到今儿韩氏回了趟娘家,还没来得及回去,就过来告诉自己这个消息。忙感激道:“谢谢嫂子,只要晓得他平安我就安心了。”

韩氏盯着她,忽地一笑道:“十三妹妹的性子,还真与六爷说的一般。”

明玉怔住,陈明贤对她说了什么?

韩氏笑道:“六爷说,十三妹妹看着柔弱,其实很坚强。听娘说,从前舅妈才嫁给舅舅时,每一次舅舅出征,她都十分担心,总是派人去打听有消息没有。过了几天,这情形才好了。有了消息回来,只问是否平安,接着就预备些鞋子、衣物送去……”

呃,这样说的意思,是不是她一点儿都不担心楚云飞?她可没叫人去打听什么消息。明玉无奈道:“他有了这个心思,我就晓得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天天儿想着他是不是受了伤,越想越没法子安心又没结果,还不如不去想。”

韩氏抿嘴笑道:“后来舅妈可不就是这样说的。”

但明玉心里还是气,明明走得时候,他自个儿都说了会谨慎行事!想了想,明玉问:“我想预备些东西请人带去,不晓得能不能行得通?”

韩氏道:“这有什么,回来报捷的是舅舅的人,父亲也认得,十三妹妹只管预备,再说舅舅哪里母亲也要预备些带去,到时候一起送去吧。想来十三妹妹也是头一回,别的东西倒罢了,鞋子可要多预备几双。”

明玉早吩咐落英做了一双皮靴子,秦氏屋里几个丫头又做了好几双棉鞋。

“不晓得什么时候走?”

“总要盘横几日,十三妹妹不用着急,三日后我派人来取。”

明玉忙道了谢,更觉这位六嫂考虑周全,又平易近人。虽然嫁给陈明贤的日子不久,姑嫂相处时间更少,却觉得认识很久的样子。

只是,陈明贤与韩氏私下相处,难道尽说她们姊妹?就没别的话说?

其实,他们是这样相处的……

☆、140:磨合

韩氏回到府里已落日时分,见过婆婆四太太,细说今儿回娘家得到的信儿,又禀报了去了一趟明玉处,“……儿媳心里琢磨着十三妹妹对十三妹丈很挂心,因此没禀报太太就去了一趟。”

四太太笑容温和,点着头道:“十三那孩子爱嘴里逞强,心里不晓得如何忧心。”

韩氏低垂着眉眼,心里却在想,十三妹妹兴许是真的不怎么担忧。说了几句闲言,四太太就让韩氏先回屋里去。韩氏告退,预备回去换身衣裳就过来立规矩。

刚走到门口,四太太又叫住她,她忙转身,四太太敛容,略迟疑又摇头道:“没事,你下去吧。”

韩氏仍旧恭顺地福福身,退了出去。到了院子里,神情一变,秀眉微蹙,心里只道:怕是婆婆也发现不对劲了……

韩氏几不可见地叹了一声,到了自个儿屋里,几个丫头忙迎上来,韩氏侧首问道:“六爷回来没有?”

立即有丫头道:“才刚回来,换了衣裳就去书房了,不要奴婢们进去服侍,只吩咐赵嬷嬷泡了茶送去。”

韩氏愈发把眉头蹙的紧了,名唤秋瑾的丫头瞧着,不觉看了一眼与她一般岁数的冬青一眼,韩氏的目光也跟着移到冬青身上,目光里暗含责怪,冬青却显得有些不服气,只不过不敢表现的很明显,略垂着头,却把手里的帕子紧紧捏着。

上一篇:请君难入瓮 下一篇:贤妻生存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