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缱绻(131)

作者: 暮阿洋 阅读记录

太子席地坐于薄团上,神色显得尤为淡漠,回道:“苏州富商之子沈庭舟。”

沐锦书心中依旧不解,道:“商贾子弟,为何出现于此。”

太子仅是瞥望一眼房门,不再言语。

...

雅致幽静的厢房内,那三炷香火的烟缕腾腾上升,散在空中。

简朴大气的桌椅间,皇帝正坐在太上皇的正前方,时隔多年,未曾有面对面相对。

谢明鄞眉眼微低,为二人斟着茶水,父皇与祖父的隔阂不止一天两天,他素来知晓,只是从未想过会发达起军以对的地步。

茶水斟好,茶壶收起,放于桌面。

皇帝淡淡一瞥清茶,神色平和道:“早知父亲在此,儿臣自因早些赶来。”

“惺惺作态。”太上皇回道,侧眸打量着沈庭舟,随之端起茶杯,“将话都讲开吧,不必藏着掖着了。”

皇帝微微低眸,淡淡勾唇,太上皇则抿了一口茶,幽幽道:“这便是你带来见老朽的人?”

青年听话题转到他身上,忙躬身施礼,两日前他被皇帝密传入京,一切都十分匆忙,尚不知为何。

“正是。”皇帝回道。

太上皇再次看向青年,面庞轮廓透着一股熟悉感,他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年纪,家住何处,可有成家。”

这般询问使得青年一愣,随即低首回道:“回老先生,小生姓沈,名庭舟,二十有三,家住苏州,已...已然成家生子。”

太上皇细念他的名字,二十有三,同楚王同岁,庭舟这个名,还是当年他取的。

皇帝端茶品茗,开口道:“不会错的,是朕命苏州刺史将他安顿在商贾之家。”

当年四子夺嫡,风云涌动,最为受宠的便是齐王谢承玄,最得宠幸的也是静妃李清枫。

太上皇对他们的偏爱显露无疑,他虽为太子,却受尽冷待,勾心斗角已成习惯,早早便意料到自己将成为齐王的垫脚石。

入住东宫多年,他才是皇长子,不可能将这个位子让出去,所以暗中勾结朝臣,拉拢人脉,到最后逼君退位。

半年之内,便以谋逆之罪逼迫齐王于轻鸿山上自绝,那时齐王长子与他次子谢明鄞同月出生。

皇帝端着茶杯,眸色渐暗,指尖在杯底摩挲,幽幽道:“父亲当年所为,儿子皆看在眼里,差一点便杀了此子。”

此言道出,候于身旁的谢明鄞二人皆有一顿,沈庭舟连忙退后跪下,仓惶道:“小生不知犯了何事,触怒圣颜。”

房内气氛微微凝固,使人暗暗屏息。

谢明鄞也低下首,父皇与皇祖父的话语有头无尾的,旁人难猜。

太上皇面色沉顿,看着跪地的沈庭舟,久久之后,才开口道:“难道你今日领他来,便想当着老朽的面,对后生下手。”

皇帝轻蔑地勾了勾唇,淡淡道:“昨日的信上写得很清楚,为的平息是非。”

之所以将齐王之子放于商贾之家,便是为了让他此生不得入仕,除此之外,他已算是善待此子了。

...

屋庭之外,清风微寒。

“沈庭舟才是齐王之子。”

太子坐立的身形挺直如松,话语声不大,刚好让沐锦书听明,“当年太上皇暗中调换明鄞与齐世子,明鄞被祖父送出京师,是父皇及时察觉,将明鄞拦截于途中。”

“父皇对此怒不可遏,誓要杀齐世子示威,是母后怜惜无辜婴孩,拦住了父皇,此事便瞒了下来。”

太子道:“皇祖父则多年以来皆以为明鄞便是齐王之子。”

沐锦书怔了怔神,“所以说二哥的身世没有问题,皆为太上皇错意。”

见太子并未反驳,默认此言,沐锦书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下来。

清风微凉,她轻拢衣袍,抬手掩唇,“太子哥哥一直都知道?”

“非也。”太子摇首,缓缓道:“孤不过是昨日才弄清事情原委,亦是昨日才知晓清丰镇之首是皇祖父,为此大惊失色。”

沐锦书转眸望向那紧闭的房门,她也差点楚王非彼楚王,二皇子非彼二皇子,于是忧心忡忡。

在雅间之内,太上皇苦笑一声,站起年迈的身躯,步伐浅浅,将当年事情一一说出。

“为保下庭舟,老朽换走二皇子,难以养子,而后送出京城,再到不久听闻消息,孩子养不活夭折。”

谢明鄞怔在原地,随之眸色黯然,掠过一抹失望,心间久久无法释怀。

皇帝将茶杯放下,冷漠地接过话语,“养不活的消息是朕命人假传的,真正被送出京城的不是朕的次子。”

谢明鄞的唇角浮起一抹自嘲的笑,随之便消散,淡在冷漠的神色里。

此刻的皇祖父与他所敬重的那人已相互背驰,一个淡名薄利的老人竟成为幼时差点杀害他的人。

上一篇:动她心旌 下一篇:秋日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