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恋歌唱在七月(82)

作者: 蒋蕾 阅读记录

抬眼看,夕阳正红,慧儿心里暖洋洋的。

小镇的人,小镇的屋,小镇的景,一切都是那样的和美,就连小镇的噪杂声和叫卖声也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悦耳,那样的动听……

慧儿想,这么美的家乡,以前在这里上学,怎么没发现呢?

今后无论走到哪儿,自己的心里,将永远装着家乡,装着所有帮助过她,理解过她,哪怕只是给过她一丝温情的人……

第四十三章 丰硕年货

随着年气的潮起,黄土地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这里的百姓重视过节,虽然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但是,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活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比如,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炸鸡、炸鱼、炸丸子……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

在年二十八的那天,小慧和娘到小镇上去赶集。特地绕了个弯,拐到了五里坡的小荣家,还上了从小荣那里借来的500元的帐,自此,小慧和娘的心里才真正的好似抽了一块心病,真是看人人都笑,看谁谁都亲,看云云也飞,看天天也蓝……

娘儿俩说说笑笑,奔走在乡间小道上。一种从没有过的愉悦在小慧的心里升腾。娘也挺直了腰板,一种从没有过的笑容爬满了布满皱纹的、刻着沧桑的脸。

集镇在放飞的谈笑风生里、在轻快的步履间,转眼就到了。

大街上,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讨价还价声,小贩大声的吆喝声,十分的噪杂,小慧原本是不喜欢这种喧嚣、这种热闹的场面的,可不知为什么今天这种噪杂让她听来是那么的悦耳,让她看来是那么的悦心……

她拉着娘东奔西走,挤来挤去,奢侈地买了几斤猪肉,两条肥大的鲤鱼,还有烟、酒、糖、茶,香、纸(黄纸、麻纸)、鞭炮、日历后,娘连声劝阻,说这已经比往年买的多得多啦,啥也别买了。小慧知道娘是心疼那一张张的票子,啥也舍不得在叫买了。她的心里又泛起一阵酸涩,为了这个家,她不记得娘有多久没舍得吃过一嘴肉,有多久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了……

按说过年了,不但所有的被褥衣服要洗得干干净净,而且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也都要换换衣服。即使再穷的人家,也要给孩子做一件新外衣,因为那是孩子一年的愿望。往年娘都是在小镇的集市上扯上几尺三两块钱一尺的布料,给奶奶还有他们姐弟三个做上件新外衣。自个和爹也都穿上新外衣,只不过那是七八年前做的一件,每年过年的这一天才舍得穿上一天……

她望着苍老的娘,刚才的兴奋一扫而光,眼里涤荡起层层涟漪,心想自己以后要多辛苦点,在外少花点钱,这个年也得多买些东西,因为等她走了,娘又啥都不舍得买了,即使舍得买,她也不见得就舍得吃、舍得穿……

小慧想着来到了布摊,不顾娘的阻拦,又扯了几块颜色各异,上好的布料。自己才算稍稍满意,在娘强扯应拉下,返程了……

夕阳西下时,她们才大包小包,顶着燃烧的晚霞,踏着暮色寒气,一路感叹着老天的厚爱和邻人们的好,饥肠辘辘的回到了村里。路过老槐树下的龙眼井,正巧碰到了挑水的二嫂和几位婆姨,慧儿赶快捧出了几捧糖,取出来专门为二嫂买的那块天蓝涤纶布,塞给二嫂,走出好远,还听到她们的夸赞声;

“慧儿这女娃就是有志气,有本事。”

“还有良心呢。”

“这不,走的时候她二嫂送她一件小褂,回来就送了她一块好布。”

“她这一家人总算有出头之日了”

……

经过两天的加工、熬夜,还有小慧的帮忙,奶奶和娘总算在月尽(除夕在当地叫“月尽”)的当天,给他们每人都做好了一身新衣服……

这两天也忙坏了奶奶,她老人家一天到晚神神秘秘乐乐呵呵的,原来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那就是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还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虽然姐弟三人都已过了"顶针",挂"枣牌牌"的年龄,但慈爱的奶奶还是硬给他们每人做了一个"枣牌牌",挂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上一篇:2加1次告白 下一篇:暗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