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兴汉(289)+番外

作者: 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午后,雨停了。

地面却是一面湿润,根本不可能燃起,火箭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无限趋近于零,

凌寒站在城头上,望着敌军压来,不断靠近,高声对将士们道:“敌军如今已是秋后的蚂蚱。只要守过了今日下午,他们便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他拔出佩剑:“诸位,随本王一起迎敌!”

数丈之外,曹操的坐骑渐渐停下脚步。

大军开始厮杀。

他凝视着城头上那道最为瞩目的身影,本是尊贵非凡,气质非凡,此刻却浑身染血,击杀敌人时,更显出几分面目狰狞。

“杀吧杀吧,只可惜,我所期待着的战场,并不在殿下你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曹操的谋算可能成功吗?

当然不可能。

第133章

琅琊北城门。

守军的数量原本足有一万六千人,接近南门的两倍。可是经过四个时辰的苦战,这个数字早已成为过去。如今这里剩下的,堪堪七千余人。

尽管战事极尽艰难,高览并没有感到气馁。

他深信,此时此刻,久攻琅琊不下的敌人,内心只会更加煎熬。

张辽的心情却不是高览想的那样。

恰恰相反,他此时心中满怀期望、满怀信心,同时又略带着一丝紧张。

他知道,这是己方所能使出的最后的雷霆手段,不成功,便成仁,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

战况终于到了最为激烈之时。

张辽抬头朝西方望了一眼,已到了约定的时候。便让那一万五千体力充沛的士兵,给琅琊守军以致命一击。

远处,尘土开始飞扬。

于禁率着增援浩浩荡荡地冲了过来。

并不需要掩饰。这种时候的支援,越是大张旗鼓,越能对琅琊的军心造成动荡。

而在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敌军主将根本没有办法恢复士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麾下的战力大打折扣。

甚至,就连同主将本人也极有可能因这突如其来的增援,措手不及,陷入绝望。

不过,琅琊守军的情况也与张辽想象的不同。

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以后,高览回过神来,马上命令第二营的守军顶上去。

信心虽然有所下降,可他们每一人都知道这道城门的失陷将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后退半步的战争。

半步之后,便是家乡,便是殿下。

于是努力振作精神,继续英勇地作战。

曹军所能使用的攻城器械是有限的。

支援的于禁军,顶替了原先的疲军,再加上士气的打击,这的确给琅琊守军带来了一波极强的冲击,伤亡不小。

但要说使得琅琊守军丧失战力,却不可能。想要立刻攻下琅琊北门,更加不可能。

张辽见状不由感慨道:“这种时候还能坚守在城墙而不退怯,还真是顽强啊!”

话虽如此,他面上已显出轻松之色。

思索片刻,张辽命一批士兵往前去喊话。

虽然难以交流,但只要多喊几遍,声音大些,守将总会听得到。

“不是说,代表着汉室正统的长沙王殿下,懂得什么引雷之术吗?为何你们苦战两日,却迟迟不见他召下天雷呢?”

“如若他没办法召下天雷,不如趁早降了吧!今日你们是决计守不住琅琊城的!”

民间盛传,长沙王曾经引下天雷,攻破了九江郡城。

张辽虽不知对方是如何做到的,对这种言论却是半个字也不信。

莫说一个皇子,便是皇帝,如果有这等能耐,当初又怎么会因为黄巾之乱焦头烂额?

话是这么说,与一名汉室皇长子为敌,张辽仍然感到不自在。

这种不自在,早就深植于内心。任他怎么敌视长沙王,也不能完全消弭。

唯有先行损害对方的威严,稍后去擒获时,他才能安心一些。

城头上,高览听闻敌人如此挑衅,纵然愤怒,心中却是叫苦不迭。

他仰头望了望天。

不是等什么天雷,而是在看天色。

距离天黑起码还有两个时辰。

自己能守住撑住两个时辰吗?

不可能的,士兵们已经到了极限。

再有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北城门必定就沦陷了。

高览不禁向右偏头。

隔着很远的一段距离,他遥遥地望向郭嘉。

这两年来,一直由他们两人主徐州事,分别主管徐州的文与武。

每当遇到什么难题,或是陷入困境之时,奉孝先生总是有办法解决,他早已经习惯了去向对方寻求帮助。

只可惜,这一次并非是先生的强项。

郭嘉望着城头上的狼藉,面上并没有焦虑之色,更不像高览那样愁眉苦脸。

那始终气定神闲的姿态,也让许多士兵保留了一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