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兴汉(143)+番外

作者: 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杨真愣了愣。自己好像不是这么个意思吧?

不过若是这样,虽说对不住赵将军与周郎君,可总比殿下现在就得罪了他们好。

于是迟疑地点点头。

“不错的主意。”

凌寒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鸟尽再藏弓,是个好建议。杨真,你对本王可真是忠心耿耿啊。”

凌寒冲他招手:“你过来。”

杨真身上莫名有些发冷,但还是遵令过去。

“来,再过来点。耳朵再凑近一点儿,本王告诉你个秘密。”

杨真于是照做。

凌寒伸出手,狠狠地拧起他的耳朵。

杨真先是吃痛地唔了一声,随后发出惨叫:“殿下,痛…痛痛!”

凌寒道:“你给我听好了,本王是不近女色,但也不好男色。”

“以后我让你做什么,你只管去做什么就是了。别给我想这些有的没的。听见没有!”

凌寒松手以后。

“殿下此话…当真!?”

凌寒冷冷地瞧着他。

杨真先是大喜过望,继而叩头道:“属下死罪!”

凌寒见他这副模样,没好气道:“滚吧,自己去领二十军棍,让裴元绍监督。”

“谢殿下,属下告退!”

杨真满脸欢喜,飞快地离开,跑向校场。

不像是去领军棍,倒像是去接赏赐。

凌寒无语,摇了摇头,继续低头写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一共码了6800!!!

第68章

随着第二块水田开辟成功,越来越多的九江百姓申请出城开荒。

对此,凌寒自然非常开心。

不过开心归开心,肯定不能一股脑将他们都放出去开荒。

一来是要有规划地选择开荒的土地,并派甲兵保护,以防猛兽袭击;二来开荒所需的农具并不足够。

凌寒会定期巡视铁矿营与开荒的各处。

负责督管炼铁与烧制农具的,是裴元绍。

见到凌寒前来,他连忙行礼:“见过殿下。”

得了命令起身,裴元绍冲杨真龇牙,瞄向其屁股:“你怎么样了?”

杨真恼怒地瞪了瞪他,没搭理。

凌寒也不由跟着望了一眼,二十军棍显然不是闹着玩的。

原本其实也差不多好了,结果今天骑马到这边来,估计又开始疼了。

正好让他长点记性。

凌寒轻咳一声,问道:“现在一共生产出多少铁制农具了?”

裴元绍收起笑容,恢复正经模样:“回殿下的话,各式各样的农具加在一起,已经有两万余件。不过,全都借出去了。”

这么久了,才两万余件。

凌寒于是道:“再派些人手,加大生产。”

裴元绍迟疑道:“殿下,开荒的确需要很多农具,可咱们是借给农民和俘兵使用的。若是等他们开荒开完了,那这些农具岂不是都浪费了?”

凌寒道:“九江的地开完了,还有其他郡县的地。再者,谁说只有开荒才需要使用农具了?这些农具远远不够,本王要扬州的每一名农民手上,最后都有铁制农具。”

裴元绍惊道:“那这得多少啊!殿下,这些铁矿还是留着……”

想到自己的见识,再想想殿下的见识,他有些底气不足,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留着制造铁甲和武器比较好吧。”

但裴元绍真的不能理解。

租赁农具的费用那么低,估计都抵不了士兵在这里炼铁、制造农具消耗的粮草。

赋税也那么低,到时候人手一个农具,百姓们倒是有粮食了,可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吗?

殿下既然定了那么低的赋税,那肯定不会去抢百姓的粮食了。

让他们能吃得饱就已经足够足够了,要是每个百姓手头上都有多余的粮食,那不是白白浪费吗?

杨真骂道:“殿下怎么说,你怎么做就是了。难道你自认为会比殿下懂得多吗?”

裴元绍忙道:“属下不敢,属下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是没有必要解释的。

不过凌寒认为,灌输他们正确的观念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多说了一句:“只有百姓富了,官府才能富。若是民富而国不富,那只能说明官府无能。但反过来,若是国富而民不富,那离亡国就不远了。”

裴元绍表示完全没听懂。

凌寒只好换一个说法:“降低赋税,低价出租农具,会使百姓拥有更高的劳作热情。”

“等他们有了存粮,本王自然有办法让他们交出来,而且交得开开心心。”

裴元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这他倒是信的。殿下总是能想出奇思妙计,连将军郡守都不是对手,更别说那些小民了。

问完了裴元绍,凌寒再次来到小高炉旁。

一栋栋小高炉林立在铁矿区不远处,无数士兵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