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兴汉(128)+番外

作者: 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张勋兴高采烈地告了退。

那一万余人原本就是他手底下的兵,其中还包括他的亲卫,张勋自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望着对方离去的身影,陆康忍不住笑了笑。

张勋见信都是如此模样,等到俘兵们知道了这件事,还不知道会有多激动呢。

这些日子以来,俘兵营里并没有任何不轨的举动,自己之前的担忧倒是有些多余了。

此外,他们劳作的效率大大出乎意料。

看起来,足够的口粮,要比鞭子更能令人勤奋劳作。

说起来,当看到长沙王殿下的这封书信时,陆康的反应并不比张勋要好。

并且,他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正是因为善待俘兵,所以俘兵才能相信官府会愿意赐予他们一半的耕地。

也正是因为善待俘兵,官府才能放心地释放他们,让他们重新成为耕地的百姓。

善待俘兵、寻找铁矿、获得良籍,这一连串奇怪政令,竟是完整地串在一起了。

这便是说,早在当日击败纪灵大军的时候,长沙王便已经做出了详尽而又如此完善的谋划。

陆康想到此处便忍不住摇了摇头。实在难以想象,长沙王竟还是未冠之龄!

回到俘兵营之后。

张勋给士兵们放了半日的假,以便于这个消息可以尽快地通报全军。

听到这样的事,俘兵营里登时炸开了锅。

最让他们意外的,自然是有机会从俘虏变成良籍。

正常情况下,俘虏最多能被编入军队,参与诸多战斗立下功劳以后,才有可能被真正地信任。

而绝大多数俘虏,是根本看不到那一刻的。

“真的吗?咱们真的获得良籍吗?”

“当然是真的了,这是将军方才从殿下接到的书信,信上就是这么说的。”

“可是殿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你忘了先前殿下是怎么说的啦?殿下当时曾经说过,会给我们脱离俘虏的机会。再说了,长沙王的仁义之名,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

“开出来的地,有一半是属于俺的。只要俺勤劳一点,过上两年,岂不是也可以娶媳妇了么?”

……

第61章

一个月后。

第一批登记自愿开垦荒地的士兵,顺利抵达九江郡,共计五千人。

凌寒选择的第一片开荒地,是城西的一片森林。

开荒的方式也很简单。

在森林中本就存有空地的地方,将其中的大型树木砍伐,然后开拓出一块农田来。

同时,还要将这片森林里的大型猛兽捕捉或是击杀。

哪些地方适合种田,凌寒已和典农校尉提前做过考察工作。

森林的入口处,会有一列士兵指导这批俘兵选择土地。

这么做的方式,当然不如直接焚烧森林,全部开垦成荒地来得快。

不过,如果那么做,一来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二来,森林中植物茂盛,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落叶成腐等,会不断增强的土地的肥力;而农田上粮食被收走,则会不断地消耗土地的肥力。

久而久之,这片由森林变成的农田,就会逐渐变得贫瘠。

只有将森林与农田两相结合,才能更加长久。

凌寒站在森林的入口处,望着一个接一个士兵,手里拿着农具,进入森林。

不知过了有多久,杨真过来禀报道:“殿下,五千士兵已经全部领完农具了。”

凌寒点点头,问:“都灌了华神医熬制的汤药了么?”

这片森林里的瘴气算不上非常严重。不过以防万一,他还是事先请华佗,领着九江的郎中们,帮忙熬制出大量的抗瘴气的解毒汤药。

“回殿下的话。”杨真道:“都、都喝了。”

凌寒见他支支吾吾的,不由问道:“怎么了?”

杨真抹一把汗:“没什么,就是——”

“华神医说,这等批士兵开荒结束,他就要向殿下请辞了。说,不然他这把老骨头,可经不住殿下这么折腾。”

凌寒听了哈哈一笑。

一次性五千份抗瘴气汤药,除此以外还要准备大量的可以压制或是解除毒虫毒蛇等的汤药。

这还只是个开始。

对九江的郎中来说,实在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对华佗来说更是如此。

为此,凌寒还事先派了士兵帮助华佗采草药。

他知道,华佗也就是嘴上这么抱怨一下。

不说别的,身为医者,华佗是一个典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绝对不想看着士兵冒生命危险开垦土地。

“殿下。”

周瑜从森林里走了出来,他是几日前随五千俘兵一起来到九江的,现在则承担着统筹农具与汤药的使用分配等任务。

换句话说,此次开荒工作,周瑜才是最大的负责人,凌寒本人只是个监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