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打铁匠的娇蛮妻(181)+番外

直到六月初,沈家一家,从镇上搬回沈家村,这才止住了谩骂。

沈家人毕竟是沈家村人。

沈媚儿虽在镇上有个靠山舅舅,可她的根终归还在沈家村。

沈媚儿打从村子里送出门,是毫不争议的一件事。

于是,赶在下聘的前几日,沈家一家人赶回了沈家村。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养,沈老二腿伤已经渐渐康复,可以杵着拐杖单腿下炕活动了,到沈媚儿出嫁那日,应该能好个七八分。

沈媚儿婚事落定一事儿,沈家人并未曾大肆宣扬,毕竟,当初因那姓凤的一事,在整个村子里闹得沸沸扬扬,不到确定下聘的那一日,沈家不会对外公布,一来,省得中间出个什么意外,这二来嘛,怕惹得邻村那姓凤的恶霸关注,毕竟,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那姓凤的可是洛水一霸,他要是在中间再横插一脚,便又得闹得鸡飞狗跳了。

不想,沈家这担忧完全多余了。

因为到六月初八薛平山入沈家村下聘这一日,正好赶上了另外一支下聘队伍,两支队伍在村口的位置狭路相逢,竟直接将狭窄的沈家村给堵住了。

这日,因姐夫要来下聘,磊哥儿吃过早饭将嘴巴一抹,便领着村子里的几个虾兵蟹将一直守在了村子口,卖力的充当着小哨兵,巴巴盼着姐夫来送聘礼。

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远远的瞅见一辆马车慢慢进入视线了。

只见前头大马的前头耳朵处绑着一个大大的红绸,马儿后头拖着马车,马车四个角也全部挂了红绸,马车后还远远跟着十来个大汉,肩上纷纷挑着扁担,拖着重物,每条扁担上也挂着红绸,而队伍首位两处,有一人在吹着唢呐,一人敲着锣鼓,瞧着热闹非凡,喜庆十足。

听到这动静后,住在村子里靠近村口的人家纷纷出来探头探脑,只忍不住纳罕道:“瞧这阵仗,该不会又是去往沈家的罢?”

“这沈老二命可真真好啊,自个娶了个千金大小姐回来,是既温柔又贤良,没得丝毫大小姐脾气不说,安安分分跟了他半辈子,为咱这沈家村争了不少气,如今这媚姐儿怕又是有福的!”

跟沈家交好,受了沈家恩惠的,免不了说上几句公道话,自也有那尖酸嫉妒的,面上呵呵笑着,转身便将手上的东西摔得砰砰作响,骂起了屋子里的来,却是指着桑骂着槐。

要知道,村子里婚配娶妻嫁人,哪里有这样大的阵仗,等闲不过的不过像上回季陈两家一样,送上几件农具做聘礼,或是牵上一头牛羊,送上几床被褥,摆上几桌酒席便算得上是体面的了,这又是马车又是队伍的,又是敲锣打鼓的,还抬着一担担的聘礼?那可是城里头有钱大户间的排面。

也怨不得村子里稀奇了。

“来了,来了!”

磊哥儿却一脸兴奋得直跳了起来,随即,指着一旁的昌哥儿吩咐道:“快去,快去告诉我娘,我姐,就说人已经来了,到村子里口了。”又道:“来了一大支队伍呢!”

昌哥儿得令,立马蹿了下,没影了。

磊哥儿一脸兴奋的朝着村外迎了去,不想,才跑到半道上,忽而见那辆马车,那路人马缓缓停了下来,磊哥儿定睛望去,只见不知什么时候,后头又有一支队伍撵了上来了,那支队伍比前头这支队伍还要庞大,还要奢侈几分,磊哥儿愣了一下,一直到两路人马全部都挤到村子口,磊哥儿终是看清楚了,一支是姐夫领头的,一支队伍却是```却是那姓凤的恶霸。

磊哥儿见了,脸色一凝,心里大叫了一声不好,随即撒腿转身朝着家里跑了去。

通风报信。

第99章 小风波。

“什么?那姓凤的那小混混又来搞事呢?”

前脚, 昌哥儿才扯着嗓子跑过来喊了一声:“新郎官来了”。

“已经到村口了,带了一大支队伍来”。

“还````还驾着大马,拖着马车。”

“还敲锣打鼓哩!”

昌哥儿年纪不大, 比磊哥儿还小上大半岁,往日里机灵,这会儿人一激动,说话忘了过脑, 那句“新郎官”便自然而然冒了出来。

瞧着那阵仗, 只当今儿个是来迎亲的了。

并没有发觉自个儿说错话了。

他这话音一落, 元沈两家众人顿时便忍俊不禁了起来, 纷纷朝着卧房门口杵着的沈媚儿挤眉弄眼了起来。

沈媚儿脸微微一热, 恶狠狠的瞪了昌哥儿一眼,一脸“凶色”的威胁道:“不许瞎说!小孩子瞎说话, 当心吞了舌头!”

昌哥儿有些害怕沈媚儿, 顿时摸了摸脑门, 又缩了缩脖子。

小元氏抓了把刚炒热的瓜子塞到了昌哥儿兜里,又抓了把镇上才有的冬瓜酥塞到他另外一只口袋里, 道:“乖,哥儿去分着吃罢,今儿个有些忙, 一会儿忙完了,下午来婶婶家吃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