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假夫妻(179)

赵政委觉得这法子倒也不错,毕竟把宝都压在老郭他们身上那未免有些托大。

“回头我给你联系几个人,让你去那边工厂参观。”

这点能耐,他还是有的。

叶英嘿嘿一笑,“那就麻烦赵政委了。”

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赵政委一时间又觉得叶英似乎太过于客气了些。

这么客气做什么,本来就是一家人嘛。

叶英倒也没着急,她先跟绿洲那边联系,问了大豆的事情,正好到了九月底开始秋收,陆陆续续给郭文栋写了几封信,甚至还把信写给了北京农机学院、南京农学院那边,确定自己把网都撒了下去,叶英这才投入到秋收之中。

八月份的暴雨来得及时,这让今年的收成还说得过去。

没什么比看到粮食更为幸福了。

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才是民之根本。

古人都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是一个正向反馈。

当然叶英也知道,在她那个时代,种蘑菇的科学家们真的是饿着肚子搞研究。

依靠的是对国家的热爱。

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国防人,又何尝没有让他们热泪盈眶呢?

但,如果能够吃饱穿暖做科研的话,为什么要让自己饿其体肤呢?

她能做的有限,但有限范围内,让自己更好一些吧。

“叶英,你快过来瞧瞧。”

那边刘排长挥舞着手,整个人都十分的亢奋。

他正在那里挖土豆。

那块是叶英的试验田,已经栽培了三茬。

早前叶英倒是对棉花进行了授粉育种,但赶上了气候不好棉花种的也少了。

她索性把精力放到土豆的培育上来,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叶英觉得还是跟天气有关。

开花期的时候虽然及时灌溉,但还是没有让土豆秧喝足了水。

人家也是有脾气的。

叶英放下手里的油桶,小跑过去。

试验田的土豆都是人工挖掘,不像是其他农田里,能用挖土豆机就绝对不让这机器闲着。

刘排长献宝似的把土豆秧递给叶英,“你看,这里的土豆好大的呢。”

生怕叶英看不出来,刘排长又连忙从隔壁的土豆田里搞了几个土豆回来。

“这是那边最大的土豆,你再看看这里的。”

他上手掂量着,怎么也比那边普通土豆重个二两。

可别小看这二两啊。

战场上,二两米饭都能救一个战士的命呢。

刘排长手里两个土豆,对比十分明显。

试验田里的这个,略有些扁长的不规则。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们折腾了那么久的土豆改良,似乎有了效果。

不枉费她教这些战士们,怎么样去人工授粉,在烈日灼阳下,照看这些秧苗比自家的孩子还要精细。

“都挖出来,看看咱们这半亩地能有多少收成,回头咱们再试着种一茬。”

食物改良从来都是反复试验,一次存在偶然性,就得一遍遍的推翻再重新来过。

不然,你怎么敢把这些大规模种植,又哪来的底气推给其他老乡呢?

刘排长嘿嘿一笑,“行,那我们继续挖土豆。”

他们这些人,曾经在朝鲜战场上流血流泪的奋战保家卫国。

如今在这片农田里挥汗如雨,同样也是建设祖国。

都一样的。

叶英也一块跟着挖土豆。

等着把这半亩地的土豆全都挖出来,装进麻袋里过称。

这下不止刘排长,整个黄家庄的村民都傻了眼。

就这半亩地,竟然有一千三百斤的产量?

这……

这都赶上旁的一亩地了。

曹秀芬半晌才回过神来,“英子,你没偷偷给这些土豆浇粪吧?”

她知道的,牧场那边的牛羊鸡鸭猪粪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投入到沼气池里,给黄家庄供电,另外大部分一分为二,一些屯起来,说是回头开工厂得用电,到时候这电力全靠沼气池供应,所以要先存上一些。

另外一份则是用来给庄稼施肥。

没办法现在没有化肥,只能用这些农家肥。

用了农家肥的田地就是不一样,产量比没用的要好一些。

叶英这半亩试验田的产量比普通农田高出一倍,肯定用了农家肥!

管理这试验田的是刘排长,曹秀芬看着向来憨厚的刘排长,“小刘你说,是不是偷偷用了农家肥?”

有战士当即开玩笑,“可不是咋的,曹大姐你不知道,我们排长拉屎都去土豆田里。”

“滚滚滚。”刘排长清了清嗓子,那么多女同志呢,可不能胡说,这样会毁了他的形象啊。

“没有没有,我真没拉……”

这话还没说完引起一阵笑声,刘排长觉得完蛋了,他的这点名声,全被自己的老部下给毁了。